
面对阳还是不阳,阳何时来,真有一种“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的悲壮,一种“赴阳路”的生死决绝,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还一个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在中国的印刷文字里,“阴阳”常出现在我们视野里,说他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命题不过分,古人“阴阳”研究深刻,于是,大自然的所有规律。都与“阴阳”有关,无论怎样内在逻辑关系,在中国人的眼里,“阳”是好东西,我们依赖他得到心灵慰藉,阳光明媚,阳光帅气,向阳通透,阳关大道……一切皆美好。而“阴”总没有那么好啦,阴霾连连,阴曹地府,阴森森……总是不吉的。而在医学的视角里,无论是那种疾病,好像“阳”性的就不好了,只有阴性的才好。看来,在中国人的普通生活和医学界,“阴阳”论,成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里的关系。在特定的语境里,“阴阳”又赋予了很多有趣的话题。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在今天,我到底阳没有阳?“阳”代表着病毒,特别不好玩。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周一,陆续有孩子请假,或阳,或家长阳,居家。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周一,晚自习,总觉不得劲,身体有点虚晃。心里总惦记自己是否“阳“了。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回家就睡,没有感觉多难受,但冬天的床,很容易让人有依赖感。
周二,一个班三个老师同时出现症状,估计都是中了。
接下来,就是迎着头皮闯“鬼门关“了。
——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纷纷射杀“新冠毒”。
我从千刀万剐中过来,
我从似被车轮碾压过来,肌肉一块块被撕裂,
我从似抽我的筋,剥我的肉中过来!身体都稀碎了!
辗转反侧,翻过来,覆过去,一个睡姿只能维持一分钟,睡不着,睡不着,数着“阳”一只“阳”二只“阳”……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翌日,四肢不痛了,肌肉无明显痛感,精神一下好了许多,尽管还不算太满意,不如正常,但也算欢喜,群里有人约球,特别想报名,特别想吃火锅,特想吃肉,特别也想喝一杯酒,看看是不是真的能杀病毒,话说“长得好看的人不容易感染,”这一头没沾上,酒得占一头。
——春去也,更惜艳阳年 。
天啦!怎一个“阳”以了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