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的用途

2020高考第二天,我也做了点贡献——绕路而行。

看到路边一群考生在对答案,想起了网上关于“高三是人生知识水平的巅峰”的段子。

我想,这个说法在现在终身学习的社会,恐怕会渐渐失灵。何况,这里说的“知识巅峰”不过是知识量巅峰而已。

最近MOOC的老师发表了一些文章,谈的是知识的反面——无知。

我觉得非常有启发性,与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个小主题——无知的用途。


我第一次听到也觉诧异,无知还有用途呢,它有什么用?

研究者认为这世上有两种无知,第一类是永久性无知,即那些如果有可能,我们永远都不愿意知道的事情。

而第二类无知是暂时性无知,是我们暂时不愿意知道的事情。

能对我们的生活有积极用途的,主要是第二类无知。

暂时性无知主要有3种用途:

1、娱乐

许多娱乐形式都需要以受众的暂时性无知为前提,其中就包括了几乎所有形式的叙事和玩笑。要是没有未知、神秘或惊喜的元素,就没有娱乐可言。

2、学习与发现

如果我们要有意地去学习与发现,那我们就需要以已知的未知为起点,所有研究项目以及其他创意项目都是如此。无知正是使人进行探索的动力。对我们已知的事物,还有什么理由去进行探究呢?

最有激励效果的已知的未知应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它们要有足够的激励性,促使我们必须做出解答;

其次,它们需要涵盖足够的信息,以便我们进行解答;

最后,对已知的未知做出的解答本身,也应为我们提供解答更多未知的动力。

3、自由

这里的自由可以理解为选择权和弹性。

人类并不完全喜好确定性的事物,因为它意味着被剥夺了自由。

要是在你的未来之中没有任何未知可言,那么你便无从选择,也就没有了自由。人们愿意承担风险,并为自己的自由做出牺牲。

虽然选择的自由伴随着风险和代价,但这正是人生乐趣和人类尊严的体现啊。

总之,有用的暂时性无知存在于娱乐、游戏、学习与发现以及创造等领域。这些领域不仅接受无知,同时它们的存在也依赖于无知。

正如释迦牟尼的真言:“启蒙之光的诞生依附于妄想和愚昧,若此二者不得,又何来觉悟?”

我觉得从这些角度看,无知也是一件人生礼物。学会保护和利用“无知”无疑也是一种智慧,无论对成人还是孩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