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了解禅道
首先花几分钟时间,登录禅道使用新手教程,对禅道有个简单的了解(新手教程所创建的数据并不会保存,可放心创建)
禅道中的产品和项目如何区分?什么关系?
禅道中的产品和项目,可能会搞不清。下面来自于知乎的问答:
- 1、定位不同
产品是需求方,决定做什么。
项目是执行方,解决的是如何做的问题。 - 2、使用者不同
产品由产品经理使用和管理,记录需求,规划产品的开发计划。
项目由项目经理使用和管理,关联需求,分解任务,组建团队,领导团队成员进行开发工作。全程把控项目的进展。 - 3、周期不同
项目的周期一般较短。项目任务开发完毕,发布新版本,项目就算结束。
产品的周期较长,是一个不断成长、完善和维护的过程,类似于人的成长。
每个项目只进行一次,完成就关闭,生命周期结束。
而产品是不断被更新的,没有完成的概念。被新产品替代,生命周期才算结束。 - 4、产品和项目的关系
产品和项目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产品的开发是通过一个个项目去完成。
产品需求,通过项目去实现。不断迭代开发,推进产品版本的更新。 - 5、禅道里产品和项目的关系
禅道里,产品和项目被明确的区分开。产品主要是管理需求、计划和发布。项目主要是管理任务开发需求。
禅道里,项目对应的是敏捷开发里的迭代。项目可以看做产品的迭代管理,一个项目更新产品的一个新版本。
一个产品可能分解成多个小项目,由一个或多个项目组去完成。 - 6、是先有产品还是先有项目?
禅道里,产品是整个项目管理活动的核心,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产品展开。所以需要先创建产品。 - 7、产品和产品线的关系?
该产品属于哪一个产品线。比如禅道这个产品线,下面包含禅道专业版,禅道开源版,禅道企业版这三个产品
基于Scrum模式的禅道项目管理示例图
维护产品和需求
1.创建产品线(路径:“产品”->左上角“所有产品”->“维护产品线”):
2.创建产品并关联产品线:(路径:“产品”->右上角“添加产品)
3.维护产品的模块:(路径:“产品”->左上角选择想要管理的产品 -> “需求”->“维护模块”)
4.创建产品计划:(路径:“产品”->左上角选择想要管理的产品 -> “计划”-> 右上角“创建计划”)
5.提需求,并关联产品、计划、模块(路径:“产品”->左上角选择想要管理的产品 -> “需求”-> 右上角“提需求”)
ps.如果需要评审,则需求会指派给评审人,需求变更也是如此
6.在需求列表页,点击需求右边的编辑logo按键,可进入编辑页面,管理需求的阶段
项目的管理
1.创建项目,关联产品、计划(路径:“项目”->右上角“添加项目”)
2.创建团队成员(路径:“项目”-> 左上角选择想要管理的项目 -> “团队”-> 右上角“团队管理”)
进入敏捷阶段环节
PS.禅道默认是“工时”,按照小时来算
1.项目关联需求(路径:“项目”-> 左上角选择想要管理的项目 -> “需求”-> 右上角的“关联需求”)
PS.执行这步骤之前,需求需要评审通过,否则无法关联
2.对需求进行评审和分解任务(项目的需求来源于“产品”的“需求”)
禅道中,项目管理者对需求进行批量分解:(路径:“项目”-> 左上角选择想要管理的项目 -> “需求”-> 需求列表的“操作”栏)
ps.禅道优先级可选只有4项,目前优先级0-1000,则每250对应一个优先级
3.查看项目的进度情况(路径:“项目”)
1.在任务列表可看到任务的更新
2.任务详情页可看到更多的内容
3.看板可看到任务的状态更新,并可拖动和编辑
4.燃尽图可看到还剩余工时(可选择显示/去除周末、修改工时等操作)
5.概况可看到项目的整体情况
任务执行人员的常用操作
禅道弊端解决方案
问题1:“看板”中没有“待测试”、“测试中”状态
需要测试的任务,就创建两个任务单,分别是开发任务、测试任务;这两个任务分开在看板中管理
任务在项目中的阶段=>禅道任务的状态
• 1.开发未开始、测试未开始【未开始】
开发任务=>未开始
测试任务=>未开始
• 2.开发进行、测试未开始【开发中】
开发任务=>进行中
测试任务=>未开始
• 3.开发完成、测试未开始【待测试】
开发任务=>进行中
测试任务=>未开始
• 4.开发完成、测试开始【测试中】
开发任务=>进行中
测试任务=>进行中
• 5.开发完成、测试完成【任务完成】
开发任务=>已完成
测试任务=>已完成
问题2:如何记录项目迭代中的文件
创建一个文档库,然后创建多个文档,用于记录晨会记录、项目迭代总结、项目总结等文档
1.创建文档库(路径:项目->概况->文档库列表)
2.创建文档(路径:项目->文档->进入要操作的文档库->创建文档)
问题3:任务没有“超时”状态,无法直观统计“实际用时”>“预计用时”的任务
1.当开发/测试人员的任务进入超时阶段,每次进行工时统计时,需要写上原因
2.项目迭代总结会之前,项目管理者到任务页面,根据“消耗”倒序,手动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