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骑电车到了单位地下存车库,准备给电车扫码充电,打开小背包一看:手机没得!得得得,不充了,晚上到家再充吧。
不带手机真是轻松,连小背包都轻省了许多。我出门时怎么就没感觉出来呢!
上午忙完工作,四顾一下,同事们忙工作的忙工作,不忙了盯着手机的盯手机,我干些啥呢?
换作往常,早迫不及待打开手机刷视频了,或者看会儿“微信读书”,淘宝也行,总之是离不开手机屏幕。
我只能打开电脑网页,搜寻着看点什么打发时间。“凤凰网”这个版块跃入眼帘,勾走了我的眼神,就它了,按喜好我接着打开了“读书”版块,以及“洞见”版块,具体阅读了以下几篇文章:
《从长安的荔枝到世界的荔枝:中国荔枝越洋记》讲述了自19世纪后半期以来中国荔枝不断被引种到国外的史实;
《什么是简·奥斯汀作品的最佳阅读顺序?》译者汪燕认为作品的创作顺序也是最好的阅读顺序。《苏珊夫人》《沃森一家》《桑迪顿》三部短篇作品与六部长篇小说(《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北怒庄园》《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劝导》)的创作时间首尾相接,也填补了简在年轻时代和成熟作家两个时期之间的创作空白。如果开始阅读这些作品,我会采纳译者的建议,按着这条线索读下去。
《当我要签字决定父亲的生命时,所有读过的书都变得微不足道》,很巧这篇文章节选自我熟悉的作家宁不远的作品《写父亲》。
还有几篇:《街边的网红餐厅究竟是谁在排队?>、《刘擎:我们被困在一个昏暗不明的时期》、《有一天,有一刻,你会发现你体内的太阳系》、《孙周兴:如果未来80%的工作会被AI取代,怎么办?》等。
这两年我一直在“微*读书”上阅读文学作品,但和今天读到的文章有着显著的差别,它们从另外一个维度给予我认知上的营养,拓展和丰富了自己的视野领域。
中午饭后去对面的商业综合体里散步消食,三伏天外面太热了,商场里温度适宜,何乐而不为?手里没有手机,只有一把遮阳伞,倒是减负了呢,不但解放了双手,还解放了思想-不必时不时地去关注手机信息。
无手机一身轻。
一天不看手机没能让我抓狂,可身无分文,下班连个菜都不能买,这倒是令我抓狂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