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脑十分神奇,既能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刷牙洗脸这样的简单重复的工作,同时又能进行造火箭上太空这样的创造性行为。
这取决于我们的大脑结构。
在人类的大脑中有两个区域的功能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是“爬虫”的大脑——基底神经节,它像爬虫一样,喜欢简单重复的事情。另一个区域是“理智” 大脑——前额皮层,它善于推理和决策。
大脑的两个区域各司其职。
爬虫大脑让我们适应环境,在熟悉的情境中迅速反应。比如遇到危险,我们拔腿就跑。
理性大脑让我们挑战未知,在各种复杂的情境中通过分析,找出最好的方法。比如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然而它们也有各自的局限,理性大脑需要能量大,难以坚持,大量的计算和脑力工作让我们疲劳;爬虫大脑能坚持,需要的能量小,但是愚蠢,我们有45%的行为是无需思考,自动运行,这让我们节省了大量的精力。
也就是说我们的“爬虫脑”让我们做到最快,“理智脑”帮助我们做到最优。
最理想的大脑工作状态是让“理智脑”挑选那些有利于我们自身发展的行为,让“爬虫脑”负责执行,多完美的组合。
可是如何让固执而愚蠢,同时有着巨大能量的“爬虫脑”服从“理智脑”的指挥,采取强硬的对抗是无济于事的,如同弱小的人类要驯服强壮的野兽,打是打不过的,需要采取更聪明的办法。
如同驯兽师一样,让“爬虫脑”听话有两种策略——重复和回报。
还记得我第一次开车时的情景,无论是红灯还是拐弯,都要精神高度集中,调动大脑前额叶进行分析,需要想出下一步操作。别人和我们说话都听不见,一次60分钟的练习就会让我们疲惫不堪。
而许多老司机一边开车一边做接打电话,甚至还有玩微信(不推荐危险行为),驾驶早已成为自动化行为。他们的经验:“开车是熟练工种,开多了,白痴都能学会。”
而让人保持持续动力的原因就是回报。记得最初每一次开完车之后的感受吗?看到这个庞然大物能在我手下灵活运转,真觉得很神奇。每一次看到有这样一种交通工具在自己的操控下,快速的把自己运送到另一处,心中的愉悦感无以言表。等到这种情绪归于平静,开车也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
让理智脑驾驭原始脑,用重复和回报把复杂的程序变成习惯,让更多的行动变为自动化的运转,我们就获得了自由,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做那些真正对我们生命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