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职场微风(ID:meetyouincareer)
你可曾记得这样的场景——
参加一个会议,大家讨论的时候毫无主题,自说自话,原定1小时的会议,讨论了2个小时都没有达成共识。会后老板让你整理个会议纪要,结果发现无从着手。
再或者,开会的时候一直都是领导在讲话,结果他忽然抛出一个话题让大家来发言。由于毫无准备,你只有听别的同事侃侃而谈的份儿,自己完全插不上嘴,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你原以为,去开会只要拿个小本子找个角落一坐,领导讲话你就使劲点头附和就行,还能顺便刷下朋友圈,想想今天的午饭怎么吃、下班去哪玩……如此滥竽充数的思路,偶尔一两次还行,又岂是长远之计?
无论是参加会议,还是组织会议,做到下面三点,就能帮你让会议更高效。
会前准备,心中有数
一个高效的会议,离不开会前的精心准备。千万别在对会议内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去开会了,不仅浪费时间,得不到有用信息,搞不好还会当众出丑。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不慌不忙,从容应对。
参会之前,记得一定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日程安排如何?
◉要达成什么样的结果?
◉我的角色是什么?
◉ 我应该在会议中提出什么想法?
通常,管理体系相对成熟的公司,在会议组织上都有一定的流程。比如,会议之前会给所有参会人发送会议材料,里面会罗列本次的会议目标、参会人等信息,有时还会附上发言人的PPT或发言文稿。
不打无准备之仗,这些资料一定要在开会前研读。为了在会议中有个精彩的发言,在对会议主题熟悉的情况下,更是要准备好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以及你对这一内容的简单看法。不然一旦被领导点名,答不上来就太尴尬了。哪怕没有人提问,你也可以抓住时机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参会者看到你的能力。
会议中,积极发言,审时度势
开会的过程,既是一个向他人学习的机会,也是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尤其是上级和其他领导在场的时候,别错过每一个可以让自己闪光的机会。
首先,在态度上要专注积极。领导最不喜欢在开会时开小差的下属,尤其是抱着电脑、手机在会上忙别的事情的人。哪怕有再紧急的事情,也要尽量和开会区别开来。如果让领导发现你在开会时忙别的事情,心理上认为你不重视不说,还会认为你的时间管理能力太差,主次不分。如果不能做到专注认真地来参会,那后面想做到融入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就会更难了。
找准时机,适时表达自己的想法,才是领导所期待的。当然,这里面对发言内容的把握需要依赖在现场的察言观色、审时度势才能确定。我们要把握住一个原则,既不要嚣张到通过贬低别人的观点来抬高自己,更不要一味地附和他人当个和事佬。开会的时候和谐的气氛虽然很重要,但是领导更想听到的是有价值的想法,有建设性的意见。每次开会都不带着想法来,领导会认为你对工作太不上心了。
在组织会议观点和发言时,可以借助“六顶思考帽”的框架来构建。这一思想由著名的管理大师德博诺提出,应用在会议组织中能够帮助大家更全面、更高效的分析问题,更快达成共识。
这个思想的核心就是,面对同一个问题/任务,参会的人尝试从六个不同的维度来思考,迅速理清思路,解除混乱。
◉ 蓝帽:代表理性和控制,确保会议的主题不偏离,秩序有序,并且适时总结。
示例:“我们现在已经偏离了原来的思考内容,应该回到初始讨论的焦点上来,解决客户真正关注的问题,比如……”
◉ 白帽:关注事实和数字,从中立的角度提供数据和信息。
示例:“市场调查显示,这次产品的销量上涨了20%,客户满意度提高了5%.......”
◉ 红帽:代表情绪和情感,对某一事件的直观感受。
示例:“关于这次商机,我觉得大家有些泄气。我们再坚持一下,也许很快能看到积极成果了”
◉ 黄帽:代表积极和乐观,探索对某一事件的价值和收益。
示例:“我知道他很忙,出场价很高,但还是跟他联系并邀请他来参加会议开幕式吧。他可能会接受邀请啊,最多也不过是拒绝嘛。”
◉ 黑帽:代表谨慎和小心,关注事情的风险和负面影响。
示例:“我认为可能出现的风险是竞争对手也会降低价格来和我们竞争”
◉ 绿帽:代表创新,提供新思路、新想法、新观点。
示例:“假如把汉堡做成方形的,会怎么样……”
你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观点时,不妨从上面几个维度思考,提前把要点准备好,就不担心再次被点名时没有思路了。
会议后,做好复盘,及时跟进反馈
开完会后,是不是意味着彻底结束了?其实不然。每一次会议结束后,都应该针对刚刚结束的会议做个复盘,看看他人的表现有没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自己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把会议上确定要做的事情尽早列出计划,并把行动中的进展及时向领导总结反馈。不仅保证自己和领导的意图一致,更能在获取反馈的过程中再次改进行动,力求最好。
不管有没有人要求你来写会议纪要,你都要写一份给自己的总结。没有反思和总结,就没有下一次的进步。
每一次会议,都应该是你展现自己的舞台,那么,别错过这一个个看上去很boring,但却能让你在职场上获得突破和绽放的机会!
关于作者:
有趣有思想、爱玩爱折腾的新锐辣妈,曾经的外企500强HR经理,管理咨询顾问,盖洛普优势辅导教练,北大光华EMBA,创业女文青。
本文版权归本作者所有,如需任何形式的转载请联系作者。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ID:meetyouincareer),收获职场干货,探讨多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