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半年就清一清药箱,总能清出很多过期药出来。有些药不过吃了一两次,就一直放着,直到过期丢掉。
今年感冒了两次,社康中心医生开的药没吃几回,因此又有了很多的感冒药。
记得2010年时感冒咳嗽,人生第一次打点滴,一打就是五天哪!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实习护士扎针实在太痛了,手背都淤青了。而且打了那么多天针,咳嗽竟然也没好。最后还是去了医院看,拍了片吃了药才好的。那时候工资很低,看病花了几百块,真心看不起。
前段时间同事膝盖不舒服,痛了很多天,我那时突然运动跳绳,右腿膝盖后面一站起来也很痛。同事喊我一起去看,我想想算了,不是什么大问题,慢慢就会好了。果不其然,她去医院一查,检查拍片,花了几百块钱不说,还开了一大袋的药。我们都惊叹那医生是开药铺的。
还好附近社康中心有一位细心又负责的肖医生,在她那看过一回便记得了,以后只要去看医生就只会找她看,她开药会询问我们家里有没有相关药品,有的话就不会再来一堆浪费。然而这样的医生还是很少有的。
回想小的时候,一有个感冒发烧,头疼脑热的,就在赤脚医生那里拿三包药片,两块钱,一吃就好了。特别严重了才要打针,吃大剂量的药。现在想想,家里的医生真是善解人意,心地善良的好人!
晚上看新闻,央视报导了高药价中间拿回扣的新闻。啧啧,药品价格摇身一变,居然能翻十倍。医生开药可以拿的回扣最高居然可达40%。
原本药品价格不高,经过投标抬高身价。经销商赚利润,医药代表拿回扣,医生卖药赚钱。好一条利益链,羊毛出在羊身上,病人就得乖乖买单,除非你不生病。
原本有政策指明,要降低药价,降低医疗费用。结果药价降了一点,或者说根本没降,而量增加了很多。现在就明白了为何每次一个小小的感冒,医生就会开很多药。而且因为病人购买了社保,医生就更敢开药了,反正有社保在买单嘛。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也透支社保基金,加上人口老龄化,也难怪社保每年都要亏空了。
希望经过媒体曝光,社会透明度的加强,能够起到作用。在互联网+的时代,药品招投标的价格,不应该只是招标单位与药品厂商之间才能知道,应该公开化、透明化。
政府部门加强管理,人民群众参与监督,规范市场管理,建立奖励举报机制。发现问题有地方可以申诉,举报。
降低药价,让老百姓不花冤枉钱,不仅关乎解决资源浪费问题,甚至关乎解决医闹医患问题,更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等一系列问题。
真心希望我们的生活环境里不要有太多太多过不了多久就要丢弃的药品了。
我们只是普通人,但我们不能都闭口不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们也可以表达观点的,即使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