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喜深秋时节的雨,有着蚀骨的冷。
尤其是今天的雨,冷冷的冰雨。
今天没有开车,所以,回家选择坐公交车。下午4:40出门,又雨又堵,直到6点我仍在回家的车上,仍在堵车的路上。
外面的雨下的正急,挡风玻璃前的雨刷卖力的、不停地刮着往下滴的雨线。每刮一下,视线就会有短暂的清晰。我坐在靠玻璃窗的位置,眼睛一直看向车窗外。车窗也是密密的雨线,一直模糊着视线。我坐在公交车封闭的小小世界里,眼睛望着窗外,心里想着心事。遐想,也可能是瞎想,天马行空,信马由缰,自由驰骋。
也是有一点担心的:担心这么大,这么冷的雨,儿子有没有带伞?有没有被雨淋湿?会不会躲在哪个亭子里躲雨?书会不会被淋湿?
也是有一点着急的:着急车一直这么堵下去,我什么时候才能到家?什么时候才能给儿子做饭?儿子什么时候才能吃饭?
我甚至有想让司机师傅打开车门,穿着高跟鞋,打一把雨伞走回家的冲动。但是,看了看顺着玻璃下坠的雨,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是,还是控制不住的想。
越想越着急,越想雨越急。
干脆不想了。顺其自然。
当我发现自己改变不了任何状况的时候,通常,我都会选择接受。比如这急急的秋雨,比如这长长的车流。
索性,想想别的。比如这冷冷清秋,比如这潇潇暮雨。
都说秋是绚烂的代名词。都说秋囊括了四季所有的色彩。都说秋有着如瀑的诗意。都说秋有着盛世王朝的颜色。
都说秋适合想念。都说秋有着万般情思。都说秋深沉而浓郁。都说秋含蓄而温柔。都说秋婉转而清丽。都说秋婉约而沉静。
但是,似今天的秋,却多了一份怅惘,一份忧郁。秋天,那么美,又那么忧伤;那么浓墨重彩隆重登场,又那么轻描淡写悄然谢幕。
每每秋日,总会对着一棵树,一朵花,一片叶,一湖水,一只鸟,发呆。每每秋日,总会拂芦花荡漾,总会看长河落日,总会逐彩云霁月,总会独倚斜栏。每每秋日,总会听雨敲窗,总会临风嗟叹,总会捡起几枚或红或紫,或绿或黄的秋叶,轻轻地夹在厚厚的书里。心里才会有些许的慰藉,灵魂才会有丝许的熨帖。
多事之秋。自然是不喜欢的。
多思之秋。当然是配极了的。
常常在想象这样的场景:清凉晚秋,一个清丽女子独倚斜栏,泪眼朦胧,在一池秋水边观雨,看那一滴一滴的雨,一滴一滴的泪,落进水里,可还分得清哪颗是雨,哪颗是泪?想那乱入池中的雨,定然将女子的心击打的更乱、更零落了吧?所谓,天冷心更冷,雨乱心更乱,大抵也不过如此吧?
还是不想了罢,越想越觉得这秋凄清,越想越觉得这秋哀怨。
用手拭了拭玻璃上的水汽,凝神一看,竟是快到站了。赶紧掖了掖衣领,手放进衣兜里,起身,下车。
走进雨里,急急的秋雨里,冷冷的秋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