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6日,在伊川县实验小学,我有幸参加了焦作师专“国培计划(2020)”送教下乡伊川县培训班开班典礼。为期两天的学习,我收获满满。
曾记得朱永新教授在《致教师》中说过:“ 教师,不是蜡烛,教师不能以化为灰烬做代价,以此去照亮学生。” 这次学习,杨梅林杨老师在她的的专题讲座——“加强师德修养,修炼幸福人生”中,也提到了,教育的本质是点亮。其实教育学生的过程本就是一个成人达己的过程。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杨老师仔细分析“教育”两个字,把“教”字拆开出来看,就是老者带孩子学习中国文化,“育”与“盲”字形相近,教育正如教师带领一群如白纸般的孩子去学习,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而不是用我们的经验去教孩子。而且育字下方是开放,不是封闭的,这要求我们把孩子们当做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也需要不断的学习。育字的第四笔“、”就是教育的本质,意为点亮。中国文化真不愧博大精深,经杨老师这样一分析,我对教育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杨老师还告诉了我们一些小技巧:
1、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放手让孩子去做,只有自己做错了,才会印象更深刻,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2、交互原则。你喜欢孩子,孩子同样也会喜欢老师,这种感觉孩子是能收到的。所以我们要用激励、赏识、期待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3、空杯心态。每一次外出学习,都要把自己之前的思想清零,这样才能装的下今天的学习内容,虚心接受!。
4、要每天更新自己的知识,这样我们才能与时俱进,未来社会淘汰的就是除了上班八小时之外,不再继续学习的人。
杨梅玲老师在课上所列举的经典案例,以及看的每一个视频,我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10月17日上午,我认识了河南校本教育发展研究院——杨丰烈教授,他看起来神采奕奕,俨然不像60多岁。他称自己虽然已经退休,但是比上班的时候还要忙,他还在为我们教育事业做贡献,真是让人折服。
杨老师在“智慧教学”专题讲座中提到,我们要做智慧教师,即缺点转化师、综合评价师、私房菜厨师、实践动议师、心灵按摩师、智能协作师。我也领略到了北京的翻转课堂是什么样的,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完美无缝隙对接,真是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效率!
杨老师还在现场,对几位老师的课件做了精细指导,有一些问题确实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性问题。杨老师还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资源包,方便我们日后教学。
看到杨丰烈老师熟练的操作电脑软件,深为年轻的教师的我感到无地自容。看到杨老师对电教的热爱和认真,我深感佩服!
17日下午,还有杜晓波老师讲的《核心素养下的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让我对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杜老师告诉我们,课堂中导入并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是为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我还了解了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打破了我之前对语文课的理解。
每一次外出学习,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那就让我们在学习中前进,实践中成长,与智者同行,与高人为伍,让我们站在名人的肩膀上,一览世间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