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久没写房子了,国庆节前写一下。
最近刷视频,现在卖房子流行上自媒体,中介约好房东,然后一起看房,拍成视频引流和销售。有些视频看后能伤心死,有些看完之后能笑掉大牙。
现在卖个房子真不容易,房东不仅要表现出诚心卖的态度,还要接得住砍价大刀,还要拼讲故事的能力。
这故事讲得,一个比一个动听,要拼的一个比一个惨,才能打动观众买你家的房子。
前些年,流行的卖房理由——要出国,所以卖房子。卖完了之后,在附近租了一个房子继续国内生活。
如今,自己不出国了,开始流行让孩子出国。老破小房子卖那个价格支撑不起来出国的理由,就开始各种想要改善,孩子创业失败,孩子要离婚,遭遇被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就差给中介跪下,让网友买房了。
说几个印象深的:
1)深圳卖家
一对夫妻,2010年深圳买了一个房子100万,后来涨到200万,2015年卖掉。又买了一套300万的房子,2021年卖了1300万。
小两口似乎找到了发财的路径,买卖房子躺赚1000万。于是乎,2022年,直接加足杠杆,把赚来的1000万当了首付,贷款买了一套3000万的房子。
装修花了百来万,然后刚住下2年,发现行情不好,张罗着开始卖房。
中介回复,价格只能2000万。
当年累计买房赚了100+1000万,现在不仅亏回去,还赔了利息和装修钱。
一线城市,房子价格高,跌的金额也大,动不动跌个几百万不在话下。
2)上海卖家
上海大姐,带着孩子上镜头来卖房,说孩子大了,要给孩子换个好环境。因为房子位置优越,在斜土路附近。可是,是一套90年代的老房子,面积虽大,有阳台,但是毕竟归为老破大。
大姐,积极讲述自己当年努力买房的过程,大姐和老公两个半夜撕逼非要买房,女人就要家里面当老大,用足了贷款才买了这个房子,后来大涨,从此她真的在家里面成了老大,家里面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女主人说了算。
老公让她疫情期间卖房,当初价格1300万有人出,大姐不同意。说俺家男人狗臭屁,没有资格干大事,上海房子不可能跌的。
今年,大姐拉中介来卖房,说,我这个人心胸比较大,不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房子吧,就让利10万,1290万。
后来,中介给她评估了小区的最近均价,她打电话和老公沟通之后,说这样吧,1000万也能接受。自己让利了,诚心卖,找个有缘人。
然后,中介说,大姐,你这个价不行。你得再降100万。
大姐听了,一张大嘴闭不住了,说:什么?100万。
那表情,那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我看了这个视频,笑的嘎嘎的。
房子,真的让中国人,看到了它的另一个面——金融属性。
它的涨跌,一定会影响到家庭成员的心理。不会有人不在意自己住的房子的涨跌情况的。
所谓的:“就一套房子,都是自己住,涨跌无所谓”。如果真的无所谓,你不会在大涨的时候,买车,出去旅游改善生活;也不会在暴跌的时候,赶紧卖出偿还贷款,哪怕自己变成无房户,也要甩掉这个烫手的山芋。
一轮房产金融周期下来,房子只涨不跌的神话已经破灭。当年赚多少就赔多少,折腾来折腾去,一场零和游戏。

(截图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像青岛、武汉这类二线城市,次新房跌个100万。一线城市,跌个几百万都是正常的。可话说,现在工资,还有大厂裁员,真的让一波人不好过,跌幅几百万可能是月薪2万的人,一辈子的总收入了。
人生有时候就是踩点,也是个运气。
从目前,国内外各大媒体的观察,预计中国房地产还将继续处于下行周期,目前,全国的房子基本上已经跌回2017年。
大家要知道,2016年全国房价是翻倍的大行情。所以,房价下杀的动力还是有一定的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