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李黼平书法
李囯器
被学海堂学长曾勉士誉为“粤诗冠冕”的诗人、经学家、教育家李黼平(1770―1833),字绣子。乙丑进士、点翰林庶吉士。他的书法却不多见。
汪宗衍在《广东书画征献录》中,用两页纸介绍他写的行书七言联“响鉢清词夸戏翠捶䇳高格倣来禽”,并引用“古公愚(直)以绣子与宋芷湾、黄公度诗合刋为三客人诗集,谓「芷湾哀乐无端,飞行绝迹;公度光怪陆离,悉入囊槖;绣子所让也;而绣子精究音韵,得古人不传之秘,则又二子所不如也。至于书法,芷湾固属大家,尚有霸气,而绣子仿颜鲁公,笔墨雅健,亦非公度所能及。」芷湾墨迹,世多流传,公度学苏,仅见书札,绣子更罕觏。此联藏顺德何蒙夫许,余未闻有第二本。”
近日,广东崇正拍卖公司许总习文,在微信群里发故宫博物院李黼平手迹三幅,笔者高兴之余,特释文推介,供爱好者同乐!
第(1)幅在《绣子先生集·吴门集卷六》中,标题是《访潘功甫孝廉即送其之京》全诗是:
昨诵冰雪文,经旬惬奇赏。通门幸可接,佳日欣独往。水竹澹临顿,幽人此偃仰。传书有玉杯,过客无尘鞅。踞牀论流别,清气惊弥上。宁以苹洲咏,遂薄松陵响。喟予出梁狱,愿得随吴榜。采凤凌江翔,临风结遐想。
第(2)幅在《绣子先生集·吴门集卷八》中,标题是《和潘功甫西湖秋柳十首》全诗是:
往事尘中复梦中,五湖流落竟谁同。西风自写巑岏影,付与人间识字虫。
潋滟波光久目成,西陵油壁往来轻。同心那遽输松柏,不驻青骢问一声。
数株闲倚白堤斜,鸂鵁鶄暖䕶1沙。爱道小蛮丰艳日,祇今颜色让寒雅2。
恩情从昔恋春晖,转瞬烟寒水四围。印月亭边一横玉,羽衣3若箇比杨妃。
记得穠花陌上开,雕轮宝马共裴回。舞腰瘦尽私怜惜,曾拜钱王锦段来。
婀娜金塘夕4照斜,隔江笼尽玉人家。早潮若送玲珑返,定与开尊唱白花。
扶起官桥万万枝,怀人多是别离时。禅心须5傍三天竺,为絮为泥叩导师。
无数红裙下翠楼,凉天闲繋木兰舟。一枝垂露佳人泣,死说莲花解并头。
娃宫绰约几人看,露叶烟条压画阑。不似江邨憔悴极,苎萝风冷黛眉寒。
一回披卷一愁添,妆阁垂杨拂镜奁。雅咏至今悲谢女,黄昏微雪下重帘。感亡室谢宜人也。
〖注〗:
1出版时䕶改戏。
2出版时雅改鸦。
3出版时羽衣改风流。
4出版时夕改落。
5出版时须改欲。
6黄色是故宫博物院收藏应尚欠一幅字,可惜了。
第(3)幅是写给潘功甫的一封信,释文:
泉明标绛云之称,康乐擅初日之誉。高以绮珎,清与丽隣。譬之梅骨潇寒,盎然春意;竹身颀瘦,翩其惠风。学源鲤趋,名遂鹊起。臯赓虞代,柏翳嗣以赞兴;贒相汉廷,元成复以诗显。为吾功甫颂之,即为吾功甫朂之矣。世愚弟李黼平读
这几幅字是李黼平在江苏昭文当县官时写给功甫的,功甫名曾沂、姓潘。现简单介绍其人:
潘曾沂(1792-1852)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名遵沂,改名曾沂,字念祖、功甫,号春泉、小浮、小浮山人(因梦前身为浮渡山僧)、船庵、蔓庵、护生庵、瑟庵。室名丰豫庄、东津馆、东洋馆、凤池园、三十六梦龛。出身于世宦之家。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潘世恩长子。年二十一中秀才。嘉庆二十一年(1816)中举人。五应礼部试不第。道光元年(1821)援例得内阁中书。五年,患肺病辞官归里,遂不复出。长斋礼佛,究心佛典,亦以济世利民为务。佐其父经营丰豫义庄,丰年买进粮食,荒年施舍赈济贫苦农民。十余年间,赈济大米四、五万石。又创放生会。后以赈灾叙功得光禄寺卿衔。
其诗语言通俗质朴,常有潜心悟道之语。林则徐称其“《楚游》一集,皆超悟悬解之作”(《桐江集跋》)。吴嘉洤称其诗“冲淡蕴藉,有樊榭遗响,诵之者翛然自得弦外之音。中年以后,耽味禅悦,时多妙语,有未易骤解其意趣者”(《重刻功甫小集·序》)。
著有诗集《放猿集》、《桐江集》、《江山风月集》、《船庵集》、《闭门集》、《功甫小集》。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卷四(附潘世恩传后)。冯挂芬《功甫潘先生墓志铭》(《碑传集补》卷一一)、潘曾沂《小浮山人自订年谱》(载《功甫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