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超量满足、超前满足的孩子怎么样了?

有位学生家长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孩子今年上初一了,平日里她要什么,妈妈全都答应,从不拒绝,给女儿买的衣服、鞋子和化妆品,全是在品牌里最好的,外面吃饭也是女儿想吃啥就让她吃,从来没有省过钱。女儿每年过生日,妈妈也要花千元给女儿买这买那,然而女儿并不领情,更不感恩,还对妈妈心生抱怨,牢骚满腹,各种不满,让妈妈非常难过。

常言道:“惯子如杀子。”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各种欲望超量满足甚至超前满足的话,孩子会迟早会出问题。孙云晓在他的《学习力》一书中写道:“宽容性家庭,实际上是放纵、溺爱孩子的家庭,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有时候会缺少一些规则和边界意识,这一点会在成长过程中造成隐患……放任的溺爱是孩子走向堕落的源头。”

孩子要什么,家长想方设法满足他,但是孩子迟早要走向社会,社会绝不会用超量满足、超前满足迎合孩子的各种欲望。

家长对孩子超量满足、超前满足的危害具体表现在哪里?

一.孩子成年后不能适应社会。父母可以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各种欲望,孩子想要什么就尽量满足他。即使他想要天上的星星,有些父母也不敢给孩子摘月亮。但是在孩子成年后进入社会,社会不会随随便便满足孩子的所有欲望。如果他需要高薪的工作和高消费的生活,必须要靠自己去争取,不努力则不可得。社会对每个孩子都是公平的,社会不是父母,社会决不可能无限制地去满足孩子的各种欲望。

经常被父母超量满足、超前满足的孩子进入社会,难以融入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同样难以适应社会的规则。那么他的立足和未来发展就会成为很大的障碍和困难。

就像电影《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厂》(前天我看了这部电影)中,那个被父母宠坏的富二代小女孩维鲁卡·索尔特,她无论要什么,父母都从来没有拒绝过她,在参观巧克力工厂时,她想要一只工厂里的松鼠,尽管她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宠物。当时面对女儿的贪婪和任性,她爸爸并没有阻止她,而是任由女儿去抓松鼠,最后她和父亲都被垃圾掩埋了。

这虽然是一个电影中的人物,但是我认为她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典型。这样的父母和孩子在当今社会并不少见。

第二,这样的孩子生活不会幸福。一个人在童年时代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公主”、“皇帝”一般生活的孩子,往往会为所欲为,他想要什么父母都尽力去满足他,孩子要金帝巧克力,父母不敢买其他的,孩子要一双800元的运动鞋,父母不该给他买200元的……

常言道:欲壑难填。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无论多好的东西永远都不会让这种孩子得到快乐和幸福。

“有远见卓识的父母有个特点,再富不能富孩子,一定要从小培养他的节制。一个被过度满足的孩子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幸福感的丧失,因为要什么就有什么,想要得到的东西都很容易。”        ——孙云晓

第三.被父母超量满足的孩子会使孩子变得非常贪婪和极度冷酷。贪得无厌的孩子永远不会感恩父母给予他的一切,永远也不懂珍惜父母的付出,他自己也永远不会快乐,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来得太容易了。

孙云晓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爱是一种教育,爱需要节制,没有节制爱孩子可能会构成伤害。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一个孩子不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他可能就会变得任性甚至贪婪,贪婪不可控制,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另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一个人如果被过度满足,他不会得到快乐。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发现,富有的孩子比较容易出现物质滥用、焦虑、抑郁等问题。”

父母对孩子的欲望一味地满足,反而会走向教育孩子的反面。

美国的卡耐基公司调查发现,在继承15万美元财产的孩子当中,有2成的人放弃了工作,他们大多数人一事无成,整天吃喝玩乐,有的则一生孤独,出现精神问题或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父母们爱孩子要有节制,不要过分满足孩子的各种欲望,再富不能富孩子,不要亲手为以后种下苦果。共勉!

作者简介:臧晓芸,女,生于1971年2月,50岁,水瓶座,一个热爱教育,关心学生成长,业余时间喜欢读读书、写写文字的教书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