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凡的人(下)

又名《论这个世界是否需要平凡的你和我》

(文/温米克)

为了一个经济学概念和三五句话把自己累个半死,过程中确实学到了一点知识、产生了一些思考,但对我来说一开始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假如有一个人是全能的,他仍然要将一部分分工给其他能力不如他的人……”如果将我一无所知的经济学专业知识拿开,单纯地去思考这个问题,又是什么样的呢?

我一直相信一个观点,天才或者说精英是按概率出现的,假设出现的概率是百分之一,那么一百个人里就只有一个人是精英,换句话说,要出现一个精英,就需要九十九个所谓的平凡人。有人可能会说每个时代对精英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是的,精英的定义可以是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的变化。横向来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关注的专业能力和行业总会不一样,但不论炙手可热的是哪一个行业,社会能关注到的都是有限的,能“被看到”的精英是按概率出现的;纵向来说,我们发展教育体系、丰富教育资源是为了提高当下的精英率,但是精英率也是有上限的,举一个例子,一百个人在背圆周率,只有一个人背出小数点后50位,算是精英,那么精英率就是百分之一,如果通过教育让所有人都能背出50位,那么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50位就不算是精英了,精英率不会达到百分之百,也不会超过百分之五十。

按照精英是按概率出现的这个观点,只有有足够多的平凡人,才能出现精英,这个世界可不就是需要平凡的你和我了。不论是分子还是分母,没有任何一个数字是多余的。

最后一个话题是这个论点里的“分工”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工作是人活着的一种形式吗?回答“是”的人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消极的,他们可能会说每天上班时间至少八小时,在工作岗位的时间可以达到十小时甚至更多,再怎么说要把工作和生活分离也是不可能的;另一种是积极的,他们可能会说工作是证明自己、实现价值的途径,人只有在实践中创造价值才有存在的意义。回答“不是”的人的理由大概会更浪漫主义一些,人活着或者说人的存在是前提,与是否在工作无关,只能说工作是人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而不能将其等同于“活着”。

于我个人而言,我承认工作是人活着的一种形式,进一步而言,我承认“被给于分工”是“被认可”的一种形式,理由解释起来难免有些悲观主义。仔细思考,可能出生的缘由是父母主观的、爱意的,可享受社会资源的理由却不是,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这些都是为了让你成为优秀的劳动力,而不是让你成为你。你所在的工作岗位也只是缺一个人,而不是缺你。但反过来想,自己却不得不依靠这种“普惠”的施舍让自己所谓的独立人格活下去,说夸张一些,大概就是跪着求“分工”吧。


写在文章后:

文章构思许久,码字也码了一周,罗里吧嗦的说了一大堆东西,感觉自己中间偏题了不少,但不想管那么多了。总算是把想说的观点都说完了,到最后竟然有一种卸下重担的感觉,不得不说,这种文章看起来老气横秋,实在是太无趣了。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闺密l说过段时间去杭州有点事,几个客户定了一些产品,订的比较多的要亲自送去,顺便拜访一下他们,都是些10几年的老客...
    红猪猪阅读 198评论 0 1
  • 当妈妈以后 才开始真正的了解了母亲的辛苦和不易 当妈妈以后 每天24小时等待着我的天使的召唤,再也没有睡懒觉的权力...
    小米的自白阅读 534评论 0 0
  • 腿部塑形 塑形前准备:1.拍照(让客人站在墙前平视拍)2.选用皮尺的时候要注意,帮客人量的由始至终都要用同一把尺去...
    Jenny小可爱阅读 272评论 0 0
  •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要谦虚,不要骄傲 3.要每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 6.不要...
    周加华阅读 223评论 0 0
  • 1.6种基本数据类型及其长度int 4、short 2、long 4、double 8、float 4、char...
    在下陈小村阅读 33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