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孩子会在界限处适可而止

9月21日,周四

立界限,守住界限

晚餐时间,本来聊天还比较愉快的,不知道怎么忽然换了个气氛。儿子跟他爸爸互相怼起来。

儿子说话开始带渣子,老公很生气。老婆赶紧把碗里的饭扒完,下桌溜之大吉。一个人坐到沙发上,拿起张德芬的《爱到极致是放手》一书翻看起来。

注:父子即将有一场争执,为避免儿子尴尬,也免的殃及无辜的老婆,明智之举就是离开战火区,男人之间的矛盾,由他们自己去解决。

努力想看进去,餐桌那边的争执升级了。儿子的声音越来越大,老婆忍不住偷偷拿眼光往餐桌那边瞄。

儿子已经放下碗筷,站了起来,伸手推搡他爸爸。

“你再推下试试?”老公大声呵斥。

儿子更用力地推,并且嘴巴里面开始一连串地说脏话。老公只是呵斥着,偶尔用手推下儿子,并没有用力。

儿子开始用手打他爸爸,很用力!

“一下,两下,三下……”他爸爸嘴里数着挨打的数量,并没有还手。

儿子没有停手,反而更用力地打,并且用手揪着他爸爸的衣领使劲往后拽。

他爸爸终于怒起,站起来翻手拽过儿子,将他扯到自己面前。伸手在儿子脸上狠狠地揪了一下:“你以为我不敢打你吗?搞邪了!你还打上瘾了?”反手在儿子肩膀上使劲扇了一掌!

儿子愣了,站在那里,半天没有回过神。

“不打你,你要翻天?!”老公很愤怒!

儿子没有还嘴,没有吭声。

老公气呼呼地把饭吃完,就进卧室了,没有再搭理儿子。

老婆低头看着书,用眼睛的余光悄悄注视着餐桌边的儿子。

注:不可公然注视孩子,那样会让孩子觉得很丢脸。这时,最好就是置身事外(不越界),让孩子自己调整情绪,同时反省自己的行为。如果忍不住过去安抚的话,儿子的情绪很容易迁移,找替罪羊化解自己的情绪。

儿子的情绪似乎平息了,他自己进厨房又添了一点饭(是争执和打斗消耗了体力吗?),一个人静静地夹菜吃饭。

老婆终于可以看进书里的内容,耳朵里传来餐桌上的声响,很轻。她知道,儿子在自我平复、调整,并且反省自己。她知道此时于儿子而言,是一次挑战。儿子在跟爸爸的对抗中失败了,反而是好事。他触碰到了爸爸的界限,知道自己的行为引来爸爸的还击,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的较量。爸爸的打,让他服气,至少表面是服的!

“老妈,把靠垫给我,好吧?”儿子来到沙发边。

老婆把沙发靠垫递了过去,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看了看儿子,眼睛没有红,也没有流过泪的痕迹。可见心里没有委屈!儿子的语气很平静,情绪已经平复了。

儿子自己拿了一本书,开始翻看。老婆则继续看《爱到极致是放手》一书。

注:孩子的情绪已经平复,无需就刚才的事情做任何复盘、询问、疏导、安抚和好奇!刚才的冲突事件,对于孩子来说,已经过去了,他自己心里明白的很,无需讲大道理。因为,那是男人之间的事情,女人(即使是妈妈)不要插手过问。

老婆作为旁观者,需要守住界限:一方面不干涉老公管教孩子(孩子打爸爸是不良行为,而且是挑衅行为,爸爸用男性的方式解决无任何不妥),另一方面不袒护孩子(孩子需要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承担后果,就是挨打)。同时,hold住自己的情绪:即泛滥的母爱。不因孩子挨打而难过或者不忍,相信老公是爱儿子的,自然会掌握管教的分寸;也相信孩子,他能感受到爸爸的界限,知道那是不能侵犯和挑衅的。以后,孩子会在界限处适可而止。

往期精彩文章:

界限和情绪(一)

界限和情绪(二)

界限和情绪(三)

界限和情绪(四)

界限和情绪(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