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体捐献

今天上班收到了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邮寄来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卡,简单的一个信封里装了一张印有自己名字,编码,捐献登记日期的卡片,如身份证大小,还有一封致捐献者的信,简单直接…

说一下我为什么会去登记:

曾经闲时我有想过,百年之后我的肉身会如何处理,葬在某个公墓?大概率不太可能了,因为老公比较传统,会认为落叶归根,是要回老家入祖坟的。老家的爷爷奶奶丧事我也是有经历过,子女守灵,三跪九叩各种复杂的流程也曾经震撼到我,真正的看得出对逝者的重视、不舍。但是,年少时我不听话,选择了远嫁,除了爱的他谁也不认识,想家的时候就在想,为了爱情确实舍了太多,等我离开这个世界时候可不可以回到父母身边?答案肯定是不可以的吧,我也不知道,嗯…肯定不可以的,传统的思想怎么可能允许呢,呵呵…

于是,便想着等我百年以后,孩子能把我的骨灰洒向大海。或者找个山坡随风撒向家的方向。

今年三月初,在探讨生孩子的问题上,我和婆婆产生了分歧,生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养老?生几个孩子够?

毕竟还是年轻,我只能理解老人思想太老,但却完全不能接受,我爸妈从来没有认为生了我们是为了养老,我也不会以养老为目的去养孩子,我给了孩子生命,但她不是天生带着责任而活的,她可以大胆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不能是她的累赘。

大学毕业时候,我最佩服的一个长辈跟我说,他们那辈人的经历造成对子女的教育存在很多不正确不合理的地方。有一天我成家有了孩子,我所认为的不对的不合理的,就不要再对我的孩子去做,记忆犹新。

我尽我所能,希望我的孩子是自由的,快乐的,不背负任何压力的。对于来自老人的思想我想我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毕竟都2021年了,毕竟人生短暂,选择适合自己的活法,比在某些传统思想甚至别人的眼光中活着,岂不更对得起这一生。

于是,我选择了器官+遗体捐献登记,如果有一天我遭遇不幸,希望我的器官能够拯救更多的人,也算是换种方式继续欣赏这大好河山;如果我有幸熬到百年,如果我的肉身在医学上仍有研究价值,依然希望能够捐献。

致志愿者的信中写到“一念生,一生缘”,我也并没有伟大,我只是爱这个世界,我也是自私的想着万一有那么一天,我要借助别人去继续享受这个世界。

签了捐赠协议并不意味着真的就必须捐献,如那一天来临,最后还是要家人签字才算真正捐献成功。

于是,我在申请的当天发了个圈说,如果有那一天我的孩子不在协议书上签字就是不孝。

做的这件事让很多人会以为有些伤感,甚至父母无法接受,对我来说其实我还挺开心的,能决定自己的生活,有时候,我恨不得把我这一辈子都提前规划好,但又期待每一个突然而至的惊喜。


器官捐献方式:

微信和支付宝都可以的,搜索“施予受”根据提示填写个人信息即可。申请完毕可以申请实体卡,留作纪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