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四十四

- 3 -

公元779年,贾岛生于幽州范阳(河北涿州)。

十岁时,父母双亡,贾岛无依无靠,只得跑到邻村,进了寺庙,遁入空门,法号无本。

好在方丈对贾岛极为关照,除了督促念经修行,闲暇之余,还带着他云游四方,交友论道,学习诗文。

恒山,易水,龙兴寺,都留下了贾岛的足迹和诗篇: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北岳庙》

荆卿重虚死,节烈书前史。

我叹方寸心,谁论一时事。

至今易水桥,寒风兮萧萧。

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

——《易水怀古》

郡北最高峰,巉岩绝云路。

朝来上楼望,稍觉得幽趣。

朦胧碧烟里,群岭若相附。

何时一登陟,万物皆下顾。

——《登龙兴寺楼望郡北高峰》

修行多年,阅历渐深,贾岛的诗文功力日益长进。

方丈心里清楚,这孩子当初削发为僧,实为生活所迫。现已长大成人,应让其走出寺门,以期更多可能。

这天,方丈特意将贾岛喊到禅房:“无本啊,你出家已近十年啦。依为师看,修行的道路上,不应该只有经书和木鱼,还应该有诗和远方啊。”

贾岛一愣:“徒儿一心向佛,认真做功课,既不玩农药,也不沉迷于网络,师父为何要赶我出门?”

方丈微笑不语,只从怀中掏出一页纸,递给了贾岛。

贾岛接过一看,顿时满脸通红。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松下偶成》

原来自己每天嘴里念经,心中吟诗,早已被方丈机智地看穿。

方丈接着说“你如此酷爱作诗,又何必困守与乡野山庙之中。况且庙宇未必有真佛,闹市但许有高僧。何处无佛陀,何时不修行?”

贾岛沉默。

方丈继续发力:“自古大唐最繁华处,非长安与洛阳莫属。你前往两地,交友练笔,定会大有裨益。”

贾岛连连叩首,感谢方丈的收留与教诲之恩,然后,便骑着一头瘦驴,离开了寺庙。

正是在前往长安的途中,贾岛结识了孟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