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deadline就没有紧迫感,尤其是在面对特别困难的任务时,非得拖到最后一刻才能真正紧张起来。但在这种情况下完成任务,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例如熬夜伤身等等。每次都告诉自己下次一定不能再这样了,平时要抓紧一切时间,一定要把状态调整好,可是下一次还是老样子。——Deadline综合症
想起读书的时候,每次作业都是最后期限才做完的,只要还有时间,我都会告诉自己说,没事,还有时间,总会完成的,我就一定是先玩够再说……结果也就有了凌晨才来乌漆嘛黑挑灯夜战做作业。
最近参加一个课程,作业多了起来,我是那种很害怕被催的人,一催我我就会焦虑,会抓狂。然后依然还是会对自己说:还没到最后期限喇,别催我啊,我会做的,保证截止日前交。
原来,从小到大,这个毛病都在,不到最后一刻就是不给作业。
最近事情比较多,不能老这样下去了,就尝试了一些方法治治自己这病,别说,效果还真不错。
对症才能下药,先找出原因。
「完美主义」老是想做得最完美,最无可挑剔,一旦交付就希望是个惊艳作品。然后就是想想想,想到最后发现时间过去好多,不做不行,就会烦躁,然后就会越急越做得差,如此反复,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最终有可能是撒手不管了。
「太过自信」认为事情很简单,肯定能完成,不需要这么急,就算最后期限到了,只要马上去做就行了。结果最后发现时间被自己低估了,万万不够用,结果,又搞砸了。
「想一口吃下大象」期待一下子就能把事情做完,等一开始做又觉得有难度,不想再进行,拖着拖着时间过去了。
「注意力分散」现在大部分人都是机不离手的,这里刷刷那里刷刷,反正就是不想开始做正事,总是自我安慰,我就看一下,放松一下再做效果更好呢,结果一下又一下,一个链接又一个链接的延伸,半天过去了。
「对自己没信心」觉得自己不擅长,不懂,不会,做不来,看着好像很难的样子,我怎么可能做得来,越想越糟心。
「信息不对称」学习的时候没有认真学习,对内容信息了解不够透切,不够深入,水过鸭背,要交作业的时候就各种绕脑,好像都学过,好像都有印象,但是具体细节又抓不出来。
「被迫」不是自己想要的,而是别人强加的。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就不会去行动。
以上因素不断累积,病只会越来越严重。
7招摆脱Deadline综合症
1.『排除干扰』手机收起来,找个安静的地方,给自己一个仪式感:好了,我现在要开始做作业了,做完可以玩得更开心,不会有压力。
2. 『万事开头难』先找出容易完成的部分先做,哪怕你是削削铅笔,数下纸张,反正就是要做起来。
3. 『放弃完美主义倾向』不要思考任何可能性,也不要想行还是不行,只是去做,不给机会自己找理由,告诉自己,先把框架捋出来,再一步一步完善。重点是坐下来,对着要完成的事情,摆上桌面来。比如写作,尽管你现在还是脑袋一片空白,但是不管写什么,你先拿起纸笔开始写,反正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要去想主题,不要理会合不合理,慢慢的,你的思路就清晰了,感觉也就来了。
4. 『分解任务』把目标变成一小块一小块,逐块处理,就想你吃牛排,不要企图一下子吃完,得先切开一小块,吃完再吃下一块,这样压力就不会那么大了。
5. 『尽可能收集更多相关信息』边做边收集信息,用电脑,别用手机,除非你能忍住不刷朋友圈,如果不可以,就用电脑和纸笔,遇到哪里不懂马上搜索资料,再比如写作,我最近都喜欢用九宫格,当我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就先画个九宫格,把主题先写在中间的格子,其他八个格子就写上跟主题有关的信息点,如此往复,再细化,思路就出来了。
6. 『用结果倒逼自己』 先告诉身边的人你什么时候要完成什么,再假设事情要完成到什么程度。然后再倒推回来一点一点去完善,从结果去逼自己需要去关注些什么。比如,还是写作,昨天的文章,我一开始在车上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就告诉大家,我会把今天的徒步写成文章发出来,然后在徒步的过程中,我就会特别留意途中的各种细节,看哪些是可以融入我的文章中的。回来的时候,就有小伙伴在群里说,佛爷,我们等着你的文章哦,那结果是,我死到三点都要死出来,死不出来多糗,自己许下的承诺,怎么样也要完成。
7. 『学会放弃』实在不是自己喜欢的事,看到都生厌或者身体有不适合感,就放弃吧,别为难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