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吃饭时没有菜,母亲就会说冲碗“神仙汤”吧!
于是母亲就剥两个蒜头拍碎了,或者切些大蒜花,在碗里倒些酱油,滴几滴棉青油,倒上开水,一碗“神仙汤”就做好了。
其实在当时什么汤啊菜的,真无所谓,只要有饭能吃饱就好了。我上初中的时候,下午一放学就直奔锅上,揭开锅盖,如果中午有剩饭的话,会毫不犹豫的盛上一碗,站着就能吃完,什么也不用就,非常的好吃,有滋有味。
当然如果有神仙汤喝的话会更好,吃饭的中间喝两口神仙汤,起码在狼吞虎咽的时候,不至于被噎着。
我问母亲明明就是酱油汤,为什么要有这么好听的名字叫“神仙汤”,母亲说这也是有来历的。
据说当年朱元章打仗时,战斗不利,几个人退到洪泽湖边的一个庄子上。人困马乏,饥饿难耐,到一老农家讨吃的。老农仓促间给他们做了饭,也没有什么菜,就临时冲了一碗酱油汤端上来。
朱元章扒着饭,喝着里面什么都没有的汤,吃得特别的津津有味。便问老人这是什么汤?老人一时无从回答,顺口说这是“神仙汤”。朱元章听了连声称妙:“此汤甚好,真乃神仙助我也”。
后来在行军打仗途中,不方便时还常让伙夫给他冲神仙汤。即使到了南京称帝后,天天锦衣玉食,还是忘不了神仙汤,有时就让马娘娘专门给他做一碗。神仙汤也就就在宫庭和民间流传开来了。
其实这个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朱元章从小就是安徽凤阳穷人家的,苦日子过惯了。粗茶淡饭吃饱就非常满足了,困难时有神仙汤喝记忆肯定是深刻的。
而我们虽然和朱皇帝不好比,但曾经的神仙汤确实是陪伴着我们度过了很长的时间。尽管如今再差也会烧个青菜豆腐汤,或番茄鸡蛋汤什么的,但对当年的神仙汤仍然是忘不了的。
虽然母亲已经过世多年,我们后来也没有再冲过神仙汤。但吃饭还是常常想起来,既是是对母亲的怀念,也是含有对神仙汤传奇故事的神往,对神仙汤更是充满了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