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青春里所有的努力和梦想都能在教育的呵护下被岁月温柔的安放,不再迷茫。
有人说:所谓迷茫,是因为你的才华配不上你的梦想。 这应该就是现实与梦想的距离,若能把现实填满,我相信梦想便触手可及。人之所以迷茫,其根源也许就是这道鸿沟,跨过去了便是人生赢家。
学生时代,因为不谙世事,因为对未来一无所知,年少时的迷茫追随着孩子们走过了半个青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正在成长,在象牙塔里为体现个人价值而努力奋斗的学生们,他们之所以迷茫,这也许是因为我们教师的失职。
校园里,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孩子们的梦想不断地改变着,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身边的环境在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的形成。虽然焦虑在随着认知结构趋于完整而逐渐消减,可迷茫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从未消亡。
当看到孩子们那充满求知欲却带着一丝丝无奈的眼神;似懂非懂却又暂时认真的学习态度;不可一世却又一无所知的行为...我多么希望他们能够透过书本去看清生活,但又害怕他们真正的看清这与充满激情的青春有些违和感的现实。
教室里,我多么希望给予孩子们的不只是课堂。每当在课堂上对学生寄予厚望,认真地引导他们透过现象,公式以及极度简洁的文字去看清知识背后的逻辑和本质时,是希望他们在思维上得以锻炼,心灵上得以丰富,进而懂得抛开知识表象的迷雾去指导生活。在每一次的个人教育中,苦口婆心的劝导和鼓励,希望孩子们在犯错中学会明辨是非,遵守规则,为自由而自律。
我一直要求孩子们每天写100字以上的反思,总结自己一天的学习所得。今天我学到了什么,哪些地方做得好的,继续发扬;哪些方面做得还不满意的,自己从中去寻找原因,然后去改变。我不提倡横向比较,只要求他们跟自己的过去比,现在的自己是不是已有所改变;跟自己的昨天比,今天的自己是否更优秀。这样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希望孩子们每一次的努力都会让今天最好的表现成为明天最低的要求。
然而,在这个手机替代一切,大部分男女老少都不但爱读书和学习的时代,如何去对孩子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上海海事大学魏忠教授在他的著作《教育正悄悄的发生一场怎样的变革》一书中提出:什么是十年不过时的知识,二十年不被淘汰的技能,三十年不忘却的体验? 这给我们敲了警钟,如果给不了孩子们将来能够用得着的知识,技能和体验,那教育到底该如何存在?我们该教些什么才能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可以把握的未来?———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机械的过程与方法,空洞的情感态度与功利的价值观?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说过:“因为教育的无能让我犯下了我现在正在告诫你们的错误。”这是那个工业时代背景下对于教育的无奈之举,而现在不是推卸责任的时候。
印度教育家加特说:“在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拥有这三种能力:阅读,搜索和辨别真伪。”这是否可以构成学生应对未来的基本技能?
“知识不是智慧,知识是过去的,是有限的,而智慧是无限的,是洞察力的产物。知识不一定能够产生智慧,但智慧可以驾驭知识。我们能否让孩子们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去获取智慧的条件?”印度心灵大师克里希那穆提说:“现在的教育,就是为了谋求一份可以安身立命的职业,而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解放人的心灵。”心灵如果被束缚,就会产生畸形,一旦心灵存在盲区,那人就不可能完整,教育绝不能让心灵遭受此劫。
韩国作家金兰都在《因为痛,所以叫青春》一书中说:我们二十出头的年纪,看起来已经是成年人,但从里到外却没有做好蜕变成成年人的准备,我们总是被一股必须成功的心理所裹夹,即使停下来歇一口气都觉得不心安,所以无法发现自身的无限可能。”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在教育领域中必须沉下心来,不能浮躁。孩子们的成长无可替代,我们没必要急于求成,只要努力,在时间的年轮里,孩子们会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然后骄傲地推动着时代的车轮缓缓地向历史的另一端驶去。
愿孩子们青春里所有的努力和梦想都能在教育的呵护下被岁月温柔的安放,不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