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初体验

钢琴与我似乎是一个很遥远的东西,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和它结缘,因为一直以来就觉得自己是个乐盲,而且手脚不协调,不灵活,笨拙。但人生确实处处充满惊喜,只要你不拒绝尝试。

考虑到自己的未来儿童之家的需要,再加上家有两枚学龄儿童,根据目前的学习趋势来看,学习一门乐器是必不可少的兴趣选择,钢琴这门大众乐器成了我的不二选择。

于是在一个阳光充足的下午开始了我的钢琴课初体验。在坐在钢琴旁的那一瞬间,就想象自己穿着美丽的轻纱裙,美妙的音乐从我的指尖流出,那样的场景似乎从来只要梦中出现,或是电视,舞台上看到,现在居然在我的白日梦里出现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对于成年人来说,学习一样新事物,必不可少的要先了解一下相关的理论知识。

之前看过一个TED演讲,讲到学习曲线,主要论点是:成年人从零开始学习任何新事物,其实只要花20小时的时间,并采用恰当的方法,就能完全克服对这一新事物的心理恐惧,取得相当大的进步,并达到足够愉悦自己,令人羡慕的水平。当然在此之后,要想在任何领域取得杰出成绩,是需要花费相当长时间的。

那么学习钢琴也是如此吗?

从身边的朋友学习经验来看,并非如此。

当下学习钢琴主要有两种方法。

1. 传统基础方法。

这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学琴方式,是从打基础,练手指开始。前期进展会相当缓慢,对于成年人来说,这种“延迟的快感”必然会令很多本来时间就已碎片化的成年人坚持不下去。

也有一些业余钢琴教程,考虑到成人学习特点,就主要教授一些以乐曲为主线的教程,都是一些简单初级的曲目,想弹一些自己喜欢的难的曲目就没法进行下去。

2. 简谱,指法谱,跟灯弹等“速成”方法

是采用简谱或指法谱,令学员能够在短时间内,较快地弹奏出简单曲目,提起对弹琴的兴趣和积极性。从钢琴的普级性来说,怎么弹总比不弹好。局限性也是无法弹一些自己喜欢的难的曲目。

对于成人来说,弹钢琴最大的难度就是识谱,找音的问题。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五线谱是什么?

最直白的说法:就是把手指在钢琴上的物理运动(位置,力度,时长等)的信息传达出来。

如何能达到我们看五线谱谈琴就如我们照着书稿朗诵诗歌一样呢?

如何从知转化为行?

这依靠的是长期练习五线谱上的音符,形成条件反射,加上眼,耳,脑,手的联动,这样边读谱,边弹奏的行为,叫“视奏”。视奏能力一般是通过弹奏大量的,程序由浅至深,系统的练习曲培养出来的。训练的时间长了,就变成了一种本能,俗话说的“熟能生巧”。

中国的一个四十岁的乐盲大叔同样也遇到了相同的识谱,找音问题,他是怎样解决这个头号难题的呢?

他自己发明了一套曲谱-郝氏谱

郝氏谱就是把五线谱上的音符,放到了钢琴琴键黑白键盘的背景上,以可视化的方式让人马上在键盘上找到对应的音。

也就是说,它用直观,简单的方法解决了成人学钢琴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找音,识谱的问题。而且郝氏谱是对五线谱的完全解读,没有任何的缩减,所以前面学习简谱等速成法碰到的问题:无法弹奏自己喜欢的难度较大的曲目也解决了。

想想某天我突然在我那两小只的面前流畅的弹奏一曲let it go,希望他们的眼球不要掉得太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