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不是一本鸡汤书,而是一本方法论的干货书。书从时间,选择,学习,思维,行动,努力,成功七个角度表达作者的一些新的看法和建议,但是就我的理解,拆成了四个部分,时间,选择,学习管理和工作管理。
这周把书看了两遍,这本书给我带来很多新观点的启发,也是解开了我心里面的很多谜团,我想在学习写作专题的时候可以把这本书再看第三遍,学习它的组织和表达。
第一部分,时间,我把它简化成两个部分,实际书里面不仅讲了这两个部分,生活在当下,把未来看做存在于当下,做跟你目标相关事情的时候想象自己已经实现目标的样子,想象自己正在实现目标,有那个画面感,跟阿诺说的一样。
给你自己设定一个5年目标,对照现在的行动,我自己则是设成1年目标,因为1年之后我就会离开大学,所以我想我要在离开大学的时候毫无遗憾。
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时间感觉,这样就不会一直活得很累,一直很忙,一直很闲,或者没有深度。
你的深度业余爱好是什么呢?
这里,提到图层工作法分解多项任务,非常实用。不管是我用word写实验报告,还是以后创业或者在公司工作同时处理多项任务都有帮助提升效率。
事前推演,事中控制,事后复盘,高手都这么做。也是德哥教我们的。这里是更深的就复盘什么内容,及时复盘,关注意外现象进行阐述。
你的格局,最高目标,心中的标准会影响你的决定。那么,问你自己一下,你是格局是哪种,将要成为哪种呢?你的最高目标是什么?反思一下最近一个月,一周,半年做过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回忆感受描述一下。你的标准是什么呢?一流,二流,随波逐流?
你是否发现了自己面对难题的隐含选择了?
如何选择?
面对太多选择了怎么办呢?
比选择赚更多钱的事情,我选择做更酷的事情?
这里的知识体系打造,在信息获取和知识理解方面比彭小六讲得更加深入,但是彭小六讲得更加全面,更加多篇幅讲分享。
还有,文中提到成为一个知识的主动构建者非常有意思,我认为,这就是到底是战术勤奋战略懒惰还是真正勤奋的区别,你看一本书的时候到底是有目的地看,把它刻意地补充到你的知识体系里面还是只是从头看到尾,或者不加区分地吸收,有没有吸收的标准,有没有深入思考?
里面讲到的知识融合,知识跨界,也跟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是分不开的。
好的,先介绍到这里,我们下周再见,有任何见解请评论哦,我需要你的反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