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里看到这个截图,感觉心潮有点澎湃,这个想法,真是望天下父母周知。
世上的小孩子们,不是天然就爱父母的,他们只是天然地依赖父母,连那软糯娇嫩的脸庞,扑闪扑闪的眼睛都是千万年进化出来,帮助幼年期动物生存的法宝。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一面依赖着父母,一面探求着离开你去独立。为人父母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让这个小孩子爱上自己,离不开你不叫爱你,有能力离开你心里还是有你才算。小孩子不爱自己,也是没处去叫苦叫冤的。
爱人的高级能力是后天习得的,跟所有生存本能不一样,这种能力要求人放下自己,去看到他人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怎么学?小孩子看别人是怎么做的,自己就学着做。你要这样去对他,对家里的人,他才会去学。那爸爸妈妈去爱小孩子了,他就一定也报以同样的爱吗?不一定的,爱是冒险,永远是勇敢者的游戏。在父母子女之间也是如此,你永远要承担他可能并不会爱上你的风险。你要放下自己,就一定会受伤,不是你爱的人伤害了你,是你自己太弱了。
那父母就天然地爱这个小孩子吗?很可惜,也不是。很多长辈穷其一生也没有掌握这个本领,总觉得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看不起小孩子,小孩子怎么想的,喜欢什么厌恶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他们是懒得想的。他们觉得自己很爱这个小孩子的,对他特别好,很宠爱他。可惜,“宠” 和 ”爱“ 是相反的。皇帝宠妃子,你宠一只小狗,叫“宠”,”宠“永远是居高临下的,本质是对被宠的客体的不认同,并且很享受不认同带来的优越感。其中是没有”爱“的存在的,因为一旦客体强大起来,这种优越感就会消失。而爱,是衷心为客体的成长开心的。爱永远是以尊重为前提的,尊重什么意思,就是就算别人跟你不一样,你们也是平等的。小孩子的想法即使是错的,他即使比你年幼青涩的多,你也不比他高一等。
那什么是“孝”呢?“孝”一定就是包含阶级高低的观念在里面吗?很遗憾,是的。“孝”不是什么天大地大的东西,它的本质是帝王术的一种。它的可取之处不在于它是对的,而在于它是有用的。有什么用啊?中学历史背过没有?“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你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然后君为臣纲,父子的等级是所有其他等级的基础,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社稷才好稳定。一旦有人发现这个逻辑里的漏洞,问一句,凭啥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个么就要造反咧。我没有在批评“孝” 这个观念,我觉得这实在是很聪明的,我要是皇帝我也要给人民洗脑的。千百年来敢来问一问的也就一个陈胜,他要是有幸当皇帝也要给人民洗脑的。还有一个孙悟空,要大闹天宫,一个哪吒,要削骨还父,削肉还母,可惜都是故事里的人,后来还是妥协了。
我上网一查“削骨还父,削肉还母”,就有人说这个是不孝的,父母生你不向你求什么,你的生命是父母给的云云…都21世纪了,还有人不会用脑子来想东西。不要说你生一个小孩子出来,是无私的,不求什么,你肯定是有所求的,求自己圆满,圆自己的梦。反而是这个小孩子,才是无所求,他生在你这里不是他选的。有一个妈妈曾经跟我说过,小孩子很可怜的,来世上圆父母的梦,结果生老病死都要走一遭,十八般苦都要尝一遍。
今天也是很疾世愤俗了,我虽然不是为人父母,但是也当过这个小孩子。这一篇是写给我自己看的,希望有一天如果角色对调,不要忘记当小孩子时候的心情。也谢谢我父母亲人给予的爱意,让我有勇气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爱人这条路当然比孝道难,它要求人们放弃所有既得利益,父母与子女,同样是世间行走的赤子,同行已是缘分,想要有什么纽带关联,人们要自己去建立。走惯了容易的路,自然没人愿意去走坎坷艰难的路,所以这截图里说,跟中国人讲,可能几百年还讲不过去。我就算词不达意,惹人讨厌也想来讲讲,算是我的一片诚心。
最后推荐一部电影,《what maisie knew》,讲的是小孩子如何抛弃自私的母亲,选择自己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