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4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要坚持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就是一致的、统一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人民标准是判断一切工作是非成败的根本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必须将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中。

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社会主义性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属性。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中国式现代化用“人民至上”取代西方“资本至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剥削压迫的本质,摒弃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利润至上”“见物不见人”的固有弊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至上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内在地包含了“人民至上”属性。中国式现代化始终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把人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最终目的。

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不断壮大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在教育和科技等各领域深入挖掘人民主体创造潜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充分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主体活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不断汇聚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力量。完善人民主体参与现代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一要全面保障人民参与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过程的权利;二要完善社会治理多主体、多层次、多渠道参与模式,促进现代化治理更加公正民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任何一场社会运动都有其价值指向,中国式现代化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
    XJdeLittleD阅读 71评论 0 0
  • 以人民为中心拉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
    XJdeLittleD阅读 91评论 0 0
  • 朗朗书声渐起,梦之风帆已扬 ——记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开营仪式 7月19日上午9时,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在贵州...
    2023梦启支教团方一诺阅读 55评论 0 0
  •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全面建成新发展格局,把握...
    胡胜阅读 77评论 0 0
  • 梦中启航,梦启开营 ——记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开营仪式 为增进全体营员及其家长对本次暑期夏令营的认识和了解,7月...
    2023梦启支教团张牧泽阅读 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