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

      曹参,在历史上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很多人反感他的政治方法。却有很多人赞同他的政治。关于赞同和反感,只是儒家和道家的不同罢了。

        曹参是汉朝的第二位宰相。在此之前,萧何已经将国家管理的井井有条。并且制定了一条条的法律。整个国家当时正是一片美景。于是,当曹参接手了汉朝之后,他并没有改变汉朝的规章制度,而是将汉朝的规章制度照样遵守下去。

        他还从各郡和诸侯挑选一些质朴但不善文辞的人,立即召来讲那些人任命为丞相的官员。对官吏中那些苛求末节,本末倒置,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就将他们的官职废除。

        一次,皇帝实在看不过曹参的做法。便令他的儿子问曹参,现在萧何刚刚去世,而皇帝又太年少,你又日夜饮酒不作为,请问有何目的?看老师回到家后变问曹参。可曹参竟然将他的儿子鞭打二百。次日上朝,皇帝对曹参说,你儿子问的那些话是我让他问你的。你为什么要鞭打他二百下呢。曹参回答说:“陛下,您与先帝相比如何?”皇帝答:“自然不如。”曹参又说:“那我与萧何比怎样?”皇帝说:“似也不如。”曹参又说,您没有先帝圣明,我又没有萧何贤明,那么我们只要守着他们说打下的这一片江山,守住他们所创下的这么多的规章制度就可以了。皇帝这才明白曹参的心意。

        在《史记》后记中表明,曹参的一切功绩都是较为肯定的。但史记却并没有对曹参,表明太多的赞美。它表明曹参之所以能够立下如此的军工,那完全是因为跟上了韩信,而韩信又过早的被刘邦除掉了,这才显出了曹参。至于说到相业,司马迁又说他是比着葫芦画瓢的学了萧何,曹参个人完全没有任何行动,归结到底,曹参在司马迁心中是有碌碌庸庸,因人成事的家伙。

        但我却认为这是不够客观的。相反,曹参还是一个道家的得到高人。因为他秉持着无为而治的特点。所以在我的心中,曹参不仅不是碌碌无为的人,他是一个拥有道家精神的人。

        萧规曹随,萧是儒,他将国家管理到了极致,但曹是道,道讲的是无为而治,所以,曹并不是碌碌无用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