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长,成为心中那个理想的自己,或者达到自己满意的状态。
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阶段,每个人心中渴望的自我成长都会有不同的具象表现。
它可以表现在职业发展上,比如:更好的工作、获得更高的薪水、更多的机会。或者将现在的工作做得更加出色,在团队中更有价值。
它也可以体现在亲密关系中,比如:茫茫人海中识别出那个特别的他。或者能让现在的亲密关系更加融洽,让彼此的沟通更健康、更有效。
也可以体现在财务状况上,比如:改变不健康的消费习惯,或者能延迟满足,做长远的财务规划。在于钱的相关问题上,用理性看待和处理的能力上。
还可以使我们更加有能力。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和人生。能对家人表达温情;对子女的教育更有耐心;对这个世界抱有更多的善意;更容易体会到快乐。
无论想要的是怎样的成长,这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人格构成。西方说的人格又被翻译成性格。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并对未来行为具有较强预测性的内在特质。需要注意的是。他不是某一个或几个的行为表现?而是能提前预测一系列的内部密码。因此,探究人格就等于解锁这些密码。解锁人格密码具有重大的价值。于当我们不知己不知彼的时候,会无意识的陷入自我的内部斗争,和和别人的外部冲突。
第一种状态叫做自我内部斗争。这个是一个被卡住的状态,指的就是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举个例子,小王想要更好的工作。想把现在工作做得更好。因为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职场和报偿的提升。但同时他又觉得自己内心被控制。打心眼儿里,不认为自己能做得更好了。他也非常的善于自我打击,慢慢地他也就更加懒得去努力。于是卡在了对自己不满意、对现状不甘心、同时又觉得无能为力的状态中。
小芳渴望与男友拥有亲密无间的陪伴与接纳。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自己不能够全心全意地相信对方。不能让男友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及感受。觉得自己在感情中很容易自己想戴上盔甲。告诉自己爱情其实没有那么重要,还是把自己保护起来吧,这样不会受伤。因此就不能爱别人太多。自己内心也在隐秘的期盼着,男友可以看到盔甲背后那个害怕的自己,心中的脆弱和渴望。希望对方能给他无微不至的爱。但她知道又不知道,这些只会让关系越来越远。
小张,热衷于购买超出自己能力的奢侈品。一边因为信用卡的还款数字倍感压力,一边又去购买更多他不需要,自己不能够负担的东西。他内心深处对他人物质上的认可羡慕,和自己面对财务危机的痛苦。让生活切换于片刻的满足和长久的痛苦。
和小王、小芳、小张一样,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内心不同程度的冲突感。这种感觉像是有不同部分的自己。陷入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拔河比赛。让自己内心的能量高度内耗、疲惫不堪。在不能完全了解自己的时候,常常痛苦于必须自欺或者欺人,又一方面要说服自己这是不得不做的。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内心深处更能感到对改变现状的无力感、乃至绝望。不知不觉地自己渴望的生活越来越远。
以上就是第一种状态,第二种就是我们和他人之间的外部冲突。指的不仅仅是和他人的冲突关系,还有和他人产生的让我们自己感觉到痛苦的情绪。
举几个例子,还是前面这三个人。
小王的内心冲突,让他在面对顺利升职加薪的同事时,感到妒忌。他对自己都不满意更容易通过记恨妒忌,看不惯同事,得到排解。他的痛苦,依旧还是能感觉到负面情绪。只是针对的对象,不再是自己了。应该说不只是自己。这样在工作中会更加感受到人际关系的压力。
小芳,在男友面前无法脱去铠甲。而人啊,越是感觉不安全,越是需要爱,对男友的爱是极度渴望。却因为就有铠甲的存在,很难柔软的去体会到对方的情意。只能从蛛丝马迹中收集证据,去持续验证对方的心意。这种紧张感和控制欲,会伤害到对方,也会折磨着自己。
小张,因为经济压力更容易和他人陷入金钱相关的麻烦中。在借钱还钱,欠人情还人情。小张也更容易体会到孤独,他常常质疑人和人之间除了钱的关系,还能有什么呢?他很难拥有平稳的关系。常常感到朋友或家人都没有办法,真正的理解他、支持他。
这就是第二种状态。看到这里,你或许会想到自我矛盾或与他人冲突的一些片段。你的经历或者于这三位主人公相似又或者完全不同。
这世界很大,大到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存在。但这世界有很小,小到无论我们如何去寻找,还是不能解答心中的困惑。
我们的家庭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我们的父母为什么会这样对我吗?
我们为什么会给他人带来痛苦?
为什么允许别人给自己痛苦?
内心深处到底究竟在寻找什么?期待什么?对抗什么?
在匆忙的生活中心中会体会到不甘。又为什么会感觉到不安?或者为什么在这两种感觉中摇摆不定?和他人的关系为什么是这样的状态?对于很多人来说,以上这些问题都曾经清晰而疼痛的存在于我们的心底。在某个片刻也会让你陷入痛苦和沉思。或许现在还在求索,又或许已经淡漠不去理会,放弃了对这种无意义的问题的思考。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心理学研究说“我们无法自我觉知的时候。不具备真正了解他人的能力。”
希望有一天能找到答案。
正视问题,需要知识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