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从始发站坐公交车回家,上车人少我就坐在后排靠窗位置听书,这样不仅方便短途的乘客,自己也落得清净。
刚好遇上放学的孩子们,而我已经渐渐习惯在喧闹的车厢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任他们怎么打闹都影响不到我。耳机里是白岩松的书,刚好讲到环保那一章,我深有同感,故神情专注,只瞥见我旁边的座位上两个穿校服的小男生叽叽喳喳,不停的打闹,偶尔他们动作大的时候我就往车窗边再挤挤,直到贴到车箱不能动弹。我本不苟言笑,再加上听到的内容严肃,所以当时的表情肯定冷淡至极,我能感觉到两个孩子时不时的向我这边扫一眼,对我还是有点小怯,不过仍阻止不了男孩爱动的天性。突然那个大点的男生从我面前伸手去触动“安全锤”,我抬眼瞄他一下,他立马识趣的把手缩回,没隔一分钟,那个小点的男生也去触摸了一下又赶紧缩手;接着两个男生商量把那锤子取下来,并且大点的男生鼓动小的动手,就这样那小点的男生就站起来附身跨过我,研究怎么去掉。我不言语只是拉拉他的衣袖,在眼神对视的一刹那,那孩子赶紧缩回了手,并且解嘲地对大男孩说“这个应该是不能动,在公交车上遇到危险的时候逃生用的”。接着俩男生就开始讨论逃生的各种方法,整个路程再没有动一下那个“逃生锤”,而我全程也没有跟他们说一句话。
一个不算太严厉的眼神加上一个轻柔的动作就能阻止两个顽劣男孩子因好奇而犯错。
所以我在想:如果在孩子小时候,太多事情他们可能只是好奇,而不分对错,这时候大人的关注和正确引导十分必要。呼吁各位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阻止自家娃成为人人厌恶的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