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作为能做成事的人
成功一定要修行,修一条让自己行走。
做能成事的人,要成事一定长期盯住大目标和关键结果,做到先胜而后战。1年做不了事,10年做成许多事。
能做成大事的人,一定把自己的优势变为厉害之处,最好与市场的人直接关联,比如深刻洞察用户需求。我的厉害之处是用户洞察,营销,用户思维。把自己的短板一定找到厉害之人补上。只有这样才能做成大事。
一个人老的时候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年前的时候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不成功,不知道这辈子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不专注、极致。
普通人: 工作为了挣钱,钱是为了生活,生活是为了享受。
成事之人: 钱是为了生活,生活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实现目标和意义,越来越多钱是附加品。
领袖: 一切为了工作,生活与工作本身一体,为别人更好生活。
1.普通人:生活永远是第一位的,工作永远是第二位的。
我们的生活不是为了工作,我们工作是为了生活。当你工作中找到意义,是生活的一部分,那就去花大量时间做。
如果工作只是为挣钱,把自己变成工具或机器完全没有意义,这是对自己的贬低。
人生短暂,快乐是真谛,幸福才是更本目的。
钱是我们追求幸福的工具和手段,重要是幸福,而不是纠结手段,钱应该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反着人为钱服务。
2.成事的人:求生欲让人做成事,兴趣让人持之以恒。
把自己优点变成最厉害之处,营造自己的厉害之处。
不要总想着改变自己毛病,人无完人,要突出优势,取得胜利。
求生的欲望,才能把事情做成。无论什么时候,不是第一让你跑多快,而是求生欲望必须让你胜出,把事情做成。
不是愿不愿做或能不能做问题,是必须做成才能生存的问题。(比如:打仗不是能不能拿下山头,而是必须拿下的问题)
不让能做事的人去做,而是让能做成事的人去做,以最终局为导向倒推。
原因离结果存在时间差,结果=行动*概率。行动=动力(欲望)+能力+提示
动力是最终目的,是前行的方向,做正确的事,至良知的情感诉求。比如让人类生活更美好,让天下妈妈不在为孩子烦恼。
能力是将来进行时,朝着目标前行,当前能力弱,只要不断去做,鼓励失败,接受失败,反思失败。把基础成功率不断提高,只需要失败几次整体成功率就提高了。
提示就是做每个决策,每个事情,时刻提醒自己的最终目的和阶段性目标,以始为终,把这个你信念融入意识决策中。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因为看见了所以更加相信
相信和你真正相信是两件事情,人不能实现自己根本不相信的事情,别人的路让你走一定是为他修路。
你有什么样的未来,取决于你想到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你的企业10年以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取决于你今天的设定。
人本质上只有经历,没有年纪!年纪只是一个虚无的时间概念,没有任何价值。人生的本质意义是经历、体验、试错,而这些来自于认知、野心、勇气和执行力。
认知解决知道不知道的问题,
野心解决想要不想要的问题,
勇气解决敢不敢的问题,
执行力解决做不做成的问题,
并且这四者互为来源、互相支撑。很多时候,你在一个点上取得突破,就能带动其他三个方面的提升。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要想获得生存或财富。要么自己动手,要么与人交换获得财富,比如:
合作伙伴:我对一个人提供他没有的价值,对方我需要的价值交换
企业面向消费者:我整合资源提供一个核心价值,面对一群有相同需求的人。
客户核心决策者:我整合资源只为一个人提供需求,这个人有足够的欲望和财力购买。
多方连接:我提供一个平台工具,链接供给方和需求方。
从理想:理性的分析和未来的向往,为改变世界做出一点点奉献,实现在个人人生的价值;
从现实:在一个行业/领域里,建立一家可持续经营的企业,解决实际用户的真实生活场景的问题,为国家、社会、用户(顾客)、家人带来价值,实现个人人生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