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任志宏配音的三种“美”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说:“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影视配音,正是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艺术创作,是将“意美”转化为“音美”的审美实践。我们在观看《国宝档案》、《子午书简》等节目的同时,也感叹于著名演播艺术家任志宏极具魅力的解说,认为这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而这种美好的体验,也正是对有声语言艺术的一种审美。“任志宏式配音”的美,不仅美在声音,更美在意境;不仅美在朴实无华、宁静致远,更美在和谐统一!

配音”与“朗诵”的完美融合

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要求声音的清晰、响亮。而配音则不同,它要求声音让位于画面,显然不能像朗诵那样“高声诵读”。而这两种不同的有声语言艺术之间,也存在着许多微妙的联系。在任志宏众多的配音作品中,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表达仍然带有他在舞台上朗诵时的某些特点,如语势上丰富的跌宕起伏,句尾的处理余音绕梁等等。然而,又并不显得突兀,也没有抢到画面之前,可以说,任志宏将其朗诵的表达特点巧妙地融合在其配音实践中,使其配音作品富有起承转合的变化,展现独具一格的变化之美,也极大地提高了“任志宏式配音”的辨识度。

字正”与“腔圆”相辅相成

其实,“字正腔圆”这一说法最早来源于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字正,也就是发音的准确;腔圆,是指声乐演唱中行腔流畅贯通。任志宏的配音,除了对字音准确规范的严格要求,还尤其重视“腔圆”带来的听觉美感。在吐字归音上,扩大口腔的开合度,增强了口腔共鸣,在保证字音清晰的同时又着意加大了舌的动程,增强字音的流动感,使其饱满而圆润。正是这种“字正”与“腔圆”的相辅相成,使得他的配音整体上行云流水,富有音乐美、流动美。

虚”与“实”的和谐相生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情趣之一。“虚实相生”的理念在任志宏的配音艺术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认为,这里的“虚”与“实”可以分为两个层面。首先,从配音的用声技巧上来说,声音的控制“以实为主,虚实结合”,使有声语言色彩丰富,变化自如,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其次,从意境上来说,“实”即有声语言与画面语言的贴合,而“虚”则可以理解为配音中有意设计的停顿或留白,其目的是给观众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体现空灵之美、含蓄之美。

放眼华夏大地,配音从业者万万千,而真正能成为“大家”的却是屈指可数。任志宏能用有声语言为广大观众带来如此丰富的审美享受,或许,离不开他超越于声音之上的艺术追求,也离不开发现美的眼睛和容纳美的心灵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知乎者野 拈花湾,这个隐藏在山谷里的小窝,正如其入门的横扁所写,一花一世界。 虽是人间四月,突访拈花湾,又将至...
    知乎者野阅读 1,040评论 0 2
  • 终于失声了。。 上课中,忽然说不出话。 孩子们很安静很安静的看着我。。 我努力尝试出声音。。 可,失败。。 一双双...
    葓藻阅读 137评论 0 0
  • 今天跟甜的交集很少,忙了一整天,把胃还饿坏了,不想记录,而且下班还排练,一点也不开心,算了,今天就这么过去吧。
    刘鹏欣阅读 148评论 0 0
  • 道是核心,是理念。大道至简,家庭育儿之道,其实一点也不复杂,只需要区区几个词,也许就足够了,这些词汇,无非就是——...
    快乐飞翔2016阅读 735评论 0 0
  • 明天是离职最后一天。4年多的日子就这样不自觉的过了,大学以后的青春都献给了这个地方。感觉好像没那么有价值,但若如是...
    尹翌阅读 32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