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自己的前半生如果再一分为二的话,16岁之前,自己是笨鸟,16岁之后自以为是仲永。但我的16岁之前显然过得顺风顺水的多。
还记得在自己小学一年级时,自己的成绩并不差,每次都能名列班级前三名,但一位数学老师总爱当着全班的面说“你并不聪明,和同等成绩的同学相比,你是以勤补拙,笨鸟先飞”。强调的次数多了,我也就信以为真了,从此更加刻苦。别的同学寒暑假在玩,我在却拿着高年级哥哥的课本提前预习;别的同学放学后先玩够了再写作业,而我是分秒必争;别的同学是明日复明日,而我是今日事今日必,还要知新而温故。日积月累,我的成绩直线上升,在年级排名中都能遥遥领先。而且好像每次都那么轻而易举。当别人的母亲在谈论孩子每晚11点多挑灯夜读的时候,自己的母亲却因为自己每晚9点按时睡觉的作息而心生疑惑:"自己的孩子是否没有完成作业?"而当看到成绩单时才打消了疑虑。
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聪明这个词和我绑定。而我渐渐忘却了那只"笨鸟",对于这个新的标签欣然笑纳。
当自己上了高中,依然感觉自己禀赋异常,不用那么费力就能鹤立鸡群。别人报课外辅导班,买课外辅导书,而我坚信只要把课堂的书本知识点和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即可;别人挑灯夜读,而我早就和周公对话;别人在就某一个题思考多角度的解题方案时,而我只要有一个答案就沾小自喜。结果成绩一落千丈,也只考了个普通大学。
然而自己并没有及时醒悟,大学轻松的课业以及工作以来的挑战都不足以让我去以勤补拙,好像轻松面对,问题就迎刃而解。
然而,今天下午,突然看看自己的处境,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干着一份没有难度薪金也不是那么高的工作,心生恐慌。当初那个天之骄女已然泯然众人矣,或者过的比大多数人都不如。
有句话说得很好,"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如果自己始终将自己定位于一只笨鸟,今天自己的人生应该更美好吧。
闲暇时间,无病呻吟,明日开始自己的时事论文写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