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老夫妻,相继查出胃癌,一样东西吃太多,开水烫10遍也没用

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但是,在饮食上,却不可以太节俭。

老李和老伴,是一对比较节俭的老夫妻,却因此相继查出了胃癌。

两个人,年轻时,都吃了不少苦,供养两个孩子上了大学。

两个孩子毕业后,都很孝顺,隔三差五就给二老钱用,可老两口都攒起来,不舍得多花一分。

老李总说自己左边肋骨里闷疼,可也只是念叨念叨,压根就没打算到医院看。

老李这些年的习惯是,只要不疼的受不了,吃点止疼片就好,坚决不去医院,去一趟医院要好几百块呢,划不来。

老李脾气倔,老伴也不敢劝,偷偷告诉了儿子。

儿子硬拉着老父亲去了医院,检查结果竟然是胃癌,肿瘤就长在幽门附近,胃内幽门螺杆菌超标几十倍。

因为,幽门螺杆菌有传染性,医生建议老李的老伴也查查,这一查,竟然也是胃癌,状况只比老李好一点点。

两个老人都住进了医院,老两口省了一辈子,攒的钱都流水似的花在治病上,真是得不偿失。

更让老两口不敢相信的是,两个人的胃癌,很可能是自己吃出来的。

在治疗中,医生逐渐了解到,老李两口子真是节俭到了极致,平时老两口最常吃的菜就两样——土豆和豆芽,土豆倒没什么,菜市场看起来很好的豆芽,可不一定是好东西。

细心观察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自己家生的豆芽总是东倒西歪的,可菜场卖的豆芽往往直挺挺,看起来饱满粗壮,这可能是有毒的“化学豆芽”,就是用化肥或除草剂催发的豆芽。

“化学豆芽”生长快、长得好,但须根不发。它不但没有清香脆嫩的口味,而且残存的化肥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还可生成亚硝酸氨,有诱发食道癌和胃癌的危险。

医生说,老李两口子的胃癌,可能就和这种毒豆芽吃太多有关。

不要以为,把它用水烫一烫就安全了,这种“化学豆芽”开水烫10遍也没用,依然会有有毒物质残留,还是少吃为妙。

除了饮食,感染幽门螺杆菌,是胃病的“祸根”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便会诱发胃炎、胃溃疡、胃癌。

并且,它的传染性极强,一人感染,则可传染给全家人,不可忽视。

幽门螺杆菌传染性极强,我国感染了高达59%,但知晓率却不高。

一旦出现3种迹象,十有八九感染了幽门螺杆

1:口臭

口臭的出现,一般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早期症状之一。

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引起消化不良,同时,细菌产生的分泌物所带来的臭味也会通过口腔散发出来。

此外,幽门螺杆菌在牙菌斑中寄生,在口腔内感染发作,会导致口味重。

严重的者,还会有一种特别的口腔异味,难以去除,要引起高度重视。

2:反酸、烧心

幽门螺杆菌,会引起胃部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致使胃酸分泌过多。

当体内的胃酸过多时,便会出现反复烧心,同时,还可能会伴随着腹胀。

3:日渐消瘦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由于消化系统出现了问题,人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就会慢慢变瘦。

此外,有些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还会出现贫血的情况,不可忽视。

生活中,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

1:小植物泡水

温热的茶水,对于调理脾胃,温和持久,有着独特的优势。

用一些杀菌养胃的小植物,搭配泡水,有益杀灭幽门螺杆菌杆菌。

华花郎柑皮茶,泡水代茶饮,杀菌消炎,保护胃黏膜,助力胃部健康。

华花郎,俗称婆婆丁,是一种野菜,更是常用的草药,入胃经,擅长清胃热,治胃痛,可改善胃溃疡,使幽门螺杆菌转阴,溃疡面愈合、疼痛停止。

此外,华花郎有效物质,能明显减轻应激所致的动物胃黏膜损伤,使溃疡发生率和溃疡指数明显下降,从而对慢性胃炎、胃溃疡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柑皮,入脾、肺二经,可理气健脾,调中和胃,擅长改善脾胃气滞证。

此外,柑皮所含的挥发油,可刺激胃肠道平滑肌,促进消化,排肠道积气,增强食欲。

这样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对于杀灭幽门螺杆菌杆菌,保护胃部健康,十分有益。

2:餐具勤消毒

家用的餐具摆盘,一系列的器皿,要定期的消毒外。

刮痕比较严重的餐具,也要定期的淘汰更换。

尤其是体质较弱的小朋友和老年人,更应该使用可以高温杀菌消毒的不锈钢的餐具,以避免病从口入,影响身体健康。

3:少吃路边摊

常年吃路边摊、卫生环境差的小店,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因为,这些地方的餐具,可能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上一批客人刚吃完的碗筷,经过简单的清洗后,又用来招待下一批客人。

如果,上一批客人中有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人,那么,餐具中就有可能存在幽门螺杆菌,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传播。

所以,生活中,要少吃路边摊,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馆就餐。

4:少重口味食物

生活中,就像泡菜、咸菜、榨菜等等,都是常见的下饭菜。

可是这样的食物,在腌制的过程中,都会放入大量的咸盐,而杂菌就会将其中的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

这样的高盐食物不仅会损伤胃粘膜上皮细胞,还会加重患者的胃肠道不适,使幽门螺杆难以根治,甚至会加速胃癌的形成。

所以,生活中,饮食要清淡。

5:坚持用公筷

幽门螺杆菌,有家庭聚集性。

所以,吃饭时,最好用公筷,更不要嘴对嘴喂食。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