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又是一年中秋佳节日,你给孩子的老师们送礼了吗?
如今,每到逢年过节,都会有很多家长忙起来,忙着给自己孩子的老师买礼物,送礼物。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到底是否需要给老师送礼呢?送礼是出于什么动机呢?最终能否达到家长们所想的效果呢?
我是一名教师,从教时间不长,十几年。但当班主任有些年头了。
我还是一个妈妈。很调皮的男孩子的妈妈。孩子从幼儿园三年,学前班一年,到如今一年级。我已经很多次被老师找去谈话了。
这样的双重身份,在这样的节日里,想给各位说点心里话。
先说点自己的事:在我小学时,遇到过一位数学老师,打扮入时,记忆里整天浓妆艳抹,来去匆匆。后来知道她当时只是以学校为踏板,谋的是其它事。但当时,小小的我们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天天完成老师布置的加减表,一遍遍背,一遍遍抄。好像低年级时的数学课只做了这么一件事,好些年,数学都是作业最易完成但成绩最差的。
直到五年级,换了一位马老师,积极的改正我们的学习习惯,每天多加一节数学课给我们补基础知识。把我们从年级倒一提升到以正数第一的成绩参加毕业典礼。
那时候,我认识到一个教师的魅力所在,我立志做一名有责任心的教师。
大学毕业后,我成了一名教师。
我很清廉,因为我没有接受过家长的宴请,没有收受过家长的礼物。
我不清廉,因为我的书桌上摆着学生给我做的花束,我的墙上挂着学生的书法作品。我的书柜里储存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曾经的学生寄来的书信,照片,各种奖状,小纪念品。。。。。。
有一个孩子,三年级之前,非常优秀,还代表学校参加过全国奥数大赛并且获奖。后来,父母离异,父亲无聊整天呼朋引伴的在家里凑桌子,打麻将。还要孩子端茶送水。叔叔们看孩子辛苦,这个分红五块,那个刮彩十块的。孩子的兴趣慢慢的转移到游戏厅去了。开始课后玩,慢慢的开始旷课。不来上课,我就骑着我的自行车满大街的游戏厅找他。一个月,从游戏厅里把他接出来四次。在我的自行车后座上,我们达成协议,不能旷课,尽量好好学习。就这样哄着,鼓励着,直到小学毕业。没有再继续联系。
去年,说校门口有人找我,我去校门口看,已经不认识他了,一米九二的大小伙子,一把把我抱住,眼泪就流下来了:“老师,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听您的话。”原来他上到初二就辍学了,跟着父亲务农。这么多年了,不好意思见我。听说我要结婚,特地用自己种的,自己摘的棉花给我打了几床新网套送来的。
这是我收到的最沉重的礼物。
我自认是一个有职业道德的教师,始终以爱心,耐心,良心在做自己的事业,我的身边也都是这样优秀的同事。
如今,好像过节给老师送礼成了一种风尚,甚至很多家长在暗暗攀比,他送了月饼?那我就送月饼再带个礼盒。。。。。
有些家境平平的家长屡屡犯难,怎么办?大家都送了,不送不好,送轻了也不行,送重了,没实力。有的就咬咬牙,算了,不送了,但内心仍忐忑着自己的孩子在老师那会吃不开,有的也咬咬牙,算了,还是孩子重要,怎么也得准备一份厚礼送给老师,不落人后。可是,节节相连何时了啊?
其实,家长们给老师送礼的心事完全可以被理解的:想让老师多关注孩子,想让老师给安排个班干部,锻炼一下孩子。想让孩子座位靠前一点,想让老师给搭配一个学习好的同桌,想让老师多表扬多肯定孩子。。。。。
然而,事实情况是如果你的孩子很调皮,总是不遵守纪律,迟到旷课,打架斗殴的。那么你给老师送礼,老师决计是不收的,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接受了礼物意味着要给你善后啊,老师不想给自己惹麻烦的。
如果你的孩子很优秀,说明你的家庭教育很成功,继续保持下去即可,没必要给老师送礼了。
如果你的孩子处于中等水平,表现平平,那么与老师积极沟通,了解孩子在校情况,与老师共同寻找原因,解决问题才是正解。
当然,作为家长,我和大家的心思是一样的。又因为我的孩子上幼儿园时是班里最小的,我自然想让老师多关照一下。
于是千方百计托人请老师吃饭,过节给老师准备礼物。结果,请吃饭,人家不来。第一次送礼后,老师给孩子买了个书包,第二次送礼后,老师给孩子买了套书。。。。。再轴的我也识相的没送第三次。要不不仅没套上近乎,还得让老师费心回什么礼好。
好在人老师没跟我计较那么许多,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该奖励奖励,该惩罚惩罚,三年下来,没有哪个家长说这老师一个不字的。孩子们也对老师亲妈似的,如今还常念叨着幼儿园里的苏妈妈。
所以,家长们请相信,每一个有职业素养的教师,都不会通过一份礼物去判断孩子的优劣,每一个有职业素养的教师,都会尽可能的关注到每一个孩子。
中秋了,与其挖空心思的给老师准备礼物,不如和孩子一起看看月亮,讲讲故事,如果能再说些尊师敬师的典故那就更好不过了。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教师做的是叶的事业,请给予他们阳光和尊重,他终会捧出最美的花和最甜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