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饱含着苦楚和幸福,就这样悄然走过。回顾过往的一个月,我收获了更多的成长。
一、上旬和中旬——打磨作品
5月30日——6月24日,我的文章4次被评为优秀打卡作品。
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但,真的实现了。
实践的路程:
1、加入点评组:
输入——读文
每天挤出时间来阅读老铁的文章,一天最少10篇,一般每天在15篇左右。十天下来,我读了100多篇的文章。
遇到高质量的打卡文,我会忍不住多读好几遍。
输出——写点评语
在点评组,最大的困难是写点评语。常常是想了半天,才写出两位老铁的点评语。寥寥数语,耗时竟达一小时之久。
明明知道文章写得好,却讲不出来究竟好在哪里。
反馈———看别人如何去写点评语
点评组里老铁写的点评语,是我膜拜的对象。语言简练,措辞得当,引人入胜。
虽然学不会他们的风格,但还是愿意多读、多看,多想,这也让我突然发现语言的神奇之处,我由此有了更强的好奇心。
2、 为自己留思考时间
每天阅读1-2个章节,每个章节的内容看起来多,实际情况是只有20%的重点内容。
对于这类内容,我会结合三方面去思考:
1、作者想表达的主题:第一时间去抓住,同时还要梳理关键的核心点,这些核心点又是通过何种方式来具体阐述的,由此给读者带来什么样的思维观念。
2、具体点延伸发散性思维:文中哪个点触动你,如果觉得好,我可以在现实的工作场景中运用到,我又该如何去践行?
3、逻辑思维的培养:一篇文章的结构是否清晰,这点很重要。作者写文前,思路清晰,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下旬————参与实战,事中磨练
感谢王小岚指导员对我的信任,在增值模块中,我荣幸成为一排的排长。
实践的路程:
1、督促排内老铁打卡
受前排长丹丽的影响,我深知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尽管如此,还是因为盯的不够紧,与十天全员爆棚错失交臂。
虽然结果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一排老铁心连心,共同为目标做出努力的光辉岁月,永远值得铭记。
2、第5期运营学院的主持与文案策划
第五期运营学院,个人获得“神战友“奖章
01变现模块环节中,自己主动报名成为一名文案人员,这是第一次写文案。
02运营学院结营仪式中,主动接受挑战,成为一名主持人。
在这个过程中,重在培养了自己的胆量,设计了游戏环节,用文字输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特别是互动环节,慢慢的有了一点感觉。
3、邀约罗一点老铁做复盘分享
为提升老铁对复盘的进一步关注,我策划了一场分享。
特别感谢默默关注和支持的老铁们:他们是:罗一点、如婷、等风来、赖宇航、王小岚以及一排的全体老铁们。
精彩的干货分享+老铁们的互动,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感。
4、晨起互动——模仿、再模仿、自己受影响、同时影响他人
自己参加一个社群,被晨起互动活动吸引。
简单来说,就是每天引出一个共同话题,大家发表不同的想法和观点。
锻炼思维的同时,还能更好的链接彼此。
我开始在一排群进行模仿,先自己带头,再引导班长们带头互动。
丹丽老铁的某天互动中,讲述到自己并不被溺爱,而是自己扛起了家务做事的担子。这才是真正的母爱,让其成长,让其优秀。感恩有这样优秀的父母。
我们每天写上几句最想说的话,不仅是对自己内心的告白,也是梳理自己的过程。
三、事中磨练,成长最快
当我们看到别人优秀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焦虑与不安。
我们如何去成长?
1、做好定位,在细分领域里培养冠军思维。
2、实践出真知。
看起来,事情都很简单。做起来,发现,真不是那么一回事。
心沉定下来,用心思考,主动麻烦别人,做利他的事情。
3、极致践行,复盘才能翻盘
走过的路,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重新做好回顾。 掉过的坑,要及时梳理并反省,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四、成就事件
1、五个第一次:
第一次当排长
第一次写文案
第一次获优秀复盘文
第一次分享有关复盘作业的内容
第一次主动邀约老铁分享
2、主动性增强
尝试写碎碎念
尝试在排内使用赞赏力
多次关注到老铁
按日提醒老铁打卡
放权给班长,提升他们的责任感,进一步挖掘创造性
3、荣誉
打卡先锋个人
一排荣获卓越排和优秀排
作品获优秀和优秀入围
打卡作业获优秀复盘文

参与运营学院活动,参与答题积分获第三名
五、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