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区别

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都表示骨骼密度(一个测量骨骼强度的指标)低于正常水平,它俩的区别在于骨质减少的程度——骨质减少是一种渐进的形式,但是能够反映骨骼状况。纽约NYU医院矫形外科教师Kenneth Egol说,骨质减少是骨质疏松的前兆,是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发生骨折的诱因。

我们的骨骼是持续变化的,旧的骨组织被新的骨组织不断取代(再吸收和转化),这个周期性过程称为重构。骨骼长成后随着年龄会变的缓慢,所以随着年龄增长骨质变少也是正常的。女性更年期时由于雌激素快速下降会骨质减少(雌激素能够保护骨骼)。其他风险因素包括缺钙和维生素D,吸烟喝酒以及类固醇疾病。

骨质减少或骨质疏松起初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是当骨质流失水平高的时候就不行了。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NOF)建议女性65岁男性70岁时要做骨密度检查或BMD检查。如果有其他风险因素导致骨质疏松,医生会给出相应建议。

BMD检查使用一定剂量的辐射来测量骨骼的矿物质含量,测试结果使用T-score给出,T-score越高说明骨密度越大。世界卫生组织定义T-score大于-1为正常水平,在-1和-2.5之间认为是骨质减少,低于-2.5为骨质疏松。个体的骨密度可以参考自己年龄段的T-score标准(即Z-score)来参照自己年龄段是否骨质减少。

NOF执行总裁Amy Porter说,NOF估计超过1千万的50岁以上美国成年人有骨质疏松,4.3千万有骨质减少。每年估计由此引起的骨折或骨骼疾病有两百万例,需要有人护理。骨质疏松的治疗包括加快骨骼转化和降低骨质流失两个部分。轻微的骨质疏松不需要治疗,但是锻炼、摄入钙和维生素D对骨密度都有益的,可以向医生咨询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