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岁,总是一段喧闹中夹杂彷徨的岁月。
记得几年前,我刚开始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是在一家保险公司。早上8点整准时点名打卡,然后大约有40个人集体在培训教室里开“早会”。说是开早会,所有人都像是在大学教室里一样正襟危坐,负责当天点名的同事每点到一个名字,就有一个同事站起来,答到。虽然公司一直在强调专职的重要性,但其实也有不少兼职人员,而且除了各部门的经理,大多数员工甚至都没有自己的工位。每天大家一起充满“正能量”的开完会,随后再各自几个人凑在一起,由各个部门经理给大家开二次部门会议。二次会议的内容,除了重申一遍本季度的企划激励政策,还有就是规划下当天每个人的计划。这些计划,无非是下午去哪个小区,或者是某个公园门口摆桌子做宣传——我们管这个叫“展业”。
这份工作,持续了一年零两个月。现在反思起来,觉得自己坚持的不可思议。但是回想到当时,大多时候也是自认为自己处于一个“成长”的状态的。那时会把“奋斗,坚持,努力”等词语挂在嘴边,每天的集体晨会上,都有签单的同事跟大家分享经验,我看她或她们站在台上潇洒自如的分享各种签单经验,讲述自己如何通过始终不放弃的坚持和日渐增长的专业来轻松征服客户的故事。看起来总是举重若轻的样子。搞得站在台下的我,也常常跟着幻想着自己签了大单以后如何跟大家分享的样子。当时我们每次晨会结束,总要一起重复高喊几句我们的六字企业文化,分别是“简单、听话、照做”。现在想想,这六个字,真的也是,别有深意。
后来,我终于开始发觉一些问题。除了签单远没有想象的容易外,我发现公司教授的技巧也非常有限。除了包装自己,除了软磨硬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签单技巧。就在这时候,公司又开始鼓励我们去做“增员”,每天的企划方案的不停的重复强调增员能给个人带来多么巨大的上升空间。然后很多同事听了公司的话,几个同事凑钱去58上定招聘套餐,然后几个人又分工,有人以公司行政人员的名义去给网上的应征者打招聘电话,有人在经理办公室里扮演面试官的角色,负责面试他们。说是面试,因为各大保险公司当时几乎都没有针对新人有无责底薪(现在不清楚有没有),所以所有的面试形式大体都是回答面试者几个问题后,介绍下公司大概的业务帮助他们“畅想”下未来的晋升空间后,就急不可耐的询问对方什么时候能来上班。实际上,公司招新人除了几页A4纸,几乎没有任何成本。一般除了年纪不能太小,对于新人也几乎是没有任何要求。
当时因为见识太少,其实并不算反感,甚至因为参与其中会觉得新奇,肯定公司一贯擅长“包装”战略的强大之处。
那时,虽然我自己并没有自己出钱去在网上发招聘信息,但是会给我的主管X姐去帮忙,会跟她经常去参加一些省人才、市人才市场还有市体育中心组织的大型现场招聘会。对于一个保险公司来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员工都是销售人员,同样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最缺的也只是销售人员,实际上,我们能招聘的权限应该也仅限业务人员。但是我们在出去招聘的时候,依然会在招聘范围上写上“行政人事,培训讲师,理赔人员”等岗位,目的也是为了吸引更多人来求职。就算有人本意不是做业务销售,想做讲师或者理赔人员。我们也有“话术”对付。通常会直接声称公司确实有这个岗位需要,但是因为刚来的新同事业务不熟悉,无论是讲师还是理赔专员,都需要对业务非常熟悉才能胜任,所以必须在业务岗上磨砺一段才能担任。这样,就能将很多愿意加入公司的人先安抚下来。至于以后,经过公司大环境慢慢“熏陶”,说不定就能一直将他们一直留下来。那个时候,“套路”这个词还不是很流行,但是我们在当时已经能用的炉火纯青了。
一五年八月份,跟公司请了半月假,约上当时正好辞职的室友,也是我的初中同学K打算出去走走。在网上百度了下,打算一起去青海湖骑行。当时本来打算直接辞职,可是经理和主管都不同意。当时毕业时间不久,天天和几个同事在一起,经理和主管X姐在生活上一直很照顾我,相对也比较了解我。我几乎没有办法坚持己见,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提前先请假出去走完这一趟再说。临出行,发现时间太紧,最近几天都没有到青海湖那边的火车票了,一商量,我们直接去了云南丽江。
从丽江回来,心里的迷茫虽然依旧没有跟直观的答案,但是短时间临时外面世界而出现的更加开拓的心态让我相信自己应该离开那家公司。这次终于坚持辞了职。
应该说,除了鼓起勇气辞了职,旅途带给我的另一个重大收获就是第一次遇到了郑州十点读书会。
早晨,我们到了火车站,立即打了一辆出租车赶回家,来不及换洗衣服,只是简单在卫生间冲了个澡,就往那篇文章注明的场地地点赶了过去。
应该说有时候人生也会莫名有一点传奇色彩,在火车抵达郑州的前一天晚上夜里,翻开手机看最新关注的三个公众号,分别是《十点读书会》《新精英学院》(现在改名叫橙子school)和《warfalcon》(战隼老师的个人公众号),然后非常偶然的,我就看到了十点读书会发出的郑州首次线下活动公告。
当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知道火车到郑州应该是早晨8点左右,十点钟线下活动开始。应该赶得及。于是我打定主意一定要参加。现在想想,认识了这一群积极、特别的人,对于当时很迷茫的我,确实是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
参加完活动,心理非常兴奋,虽然从当时读书会里所有人的分享里我几乎能看出自己是最普通的一个。但是这丝毫不妨碍我参与其中的热情。我从他,她,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完全不同于以往保险公司同事的风采。足够真实,却也足够有意思,重要的是,大家也让我看到了我一直在寻找的对待生活想象力。而且这种想象力,并不空洞,而且每个人都认真的可爱。
于是,一直投入进去,甚至积极参与到读书会的组织里,从帮助正齐班长联系线下活动,到后期慢慢认识更多的社群,对读书会的发展尝试更多的改进方法,吸纳更多有共同目标的书友一起加入到读书会的管理上来,成为郑州十点最重要的组织者之一。一点点的前进,一点点的在修正。
十一月份的时候,再次跳槽,在一个大雪天里面试到了后来上班的麦田地产。
感谢麦田,虽然后来我又再次离开。但是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公司教会了我很多,我刚到公司的时候,只是觉得马上年底了所以不太好找工作,只是满意公司给销售提供相对较高的底薪。但是通过在这里上班,我用学到的专业知识在一六年房价暴涨前提前给自己买了新房。通过在这里上班,也慢慢积累了做销售的自信。跟店经理老魏合作,在不到一年的上班的时间里,个人业绩两度拿到了全公司月冠军和一次季度冠军,我做了销冠,他也成了明星店经理。
几次跟公司老板张总深夜聊公司架构和培训的重要性,结果他后来给了我一次组织全公司季度总结会的机会。后来陆陆续续我还负责策划和主持了公司三个新店的开业仪式。这中间,没有任何报酬,但是我却发自内心的感觉到充实和愉悦。
然而很遗憾的是,后来又因为理念不合我跟公司最终又分道扬镳。这中间的一切,我确定我的选择有我选择的理由,但也感谢这过程中身边每一个人的帮助。
这中间,又发生一件小事。
一次是,原本保险公司的同事(这里叫她J姐吧)有次微信联系我。因为我们还是同乡,中间她有次要卖房子,我请假花了一下午在另一个中介公司帮她和卖方谈判,最终也比较愉快的成交了。后来我们也一直保持着联系。
微信上,一上来她简单跟我寒暄过后,就直接抛给我几个问题。
“你对挣钱有欲望吗?想不想挣更多钱?”
“收入到多少你会满足?”
坦白讲,我非常不喜欢这种聊天方式。
只是出于尊重,我还是发了一个笑脸过去,问她,什么项目?
她支支吾吾,不肯直接说,说这种大项目回报率非常高,一般人都不相信,一再要求我去她家里谈。
我解释,最近不打算做什么投资,也可能没机会专职再参与别的项目了。
结果她马上回复到,不需要投资,也不用专职做。但是也能赚大钱。
我心里不耐,倒不是对她故弄玄虚反感,就是对这种不谈实际情况,只是一味在这夸大其词的说话形式实在深恶痛绝。以前在保险公司的时候,大家每天各种奖励企划案的不停宣导,总是通过口头简化事物成长难度的方式来吸引大家配合和参与,再以人情关系绑架做事。后来看罗振宇的逻辑思维,听他讲理性,谈思维逻辑才在心中慢慢梳理出做事的基本方法。现在在看到这种意境被我引为“低级的人和事”概念的问题,心里其实很苦恼。
我下了决心。直接告诉她,有时间去她家做客可以,但是没必要再谈这个所谓的项目了。
发出去后,觉得可能用词有点过,我又补充了一句,真的是精力有限,没什么时间做别的兼职项目了。
结果,发过去后,两分钟后,她发了这么一句话给我:
看完她的这句话,我大概停顿了有半分钟。然后又过了十分钟,我删掉了这个曾经同事的微信。
过去,网络上有个流传非常广的段子说,“即使听过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很多人引为口头禅,似乎是拿来嘲笑当今社会越来越流行的鸡汤文章和社会成功学。我自己因为平常注意学习,头一次听过后,也像很多人一样一笑而过,但是也被这句话反应的逻辑困惑到,是啊,我们经常会听到各种道理,正常大家都比较相信多学习一些道理对生活和事业有好处,但是真实的现实中,道理究竟对人生有没有指导性呢。我心里也开始困惑。
直到后来,关注了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我想慢慢从他的指导里自己找到了答案。
所谓道理是认知世界概念的一个雏形,需要整理和提炼后才能收为己用,不存在“包教包会”。
在我们普通大众的理解里,道理指的是什么呢。它不应该我们自己定义的是灵丹妙药,在我看来,好的道理应该是我们认识真实世界的一个方法论,它可能很完善,也可能是一个雏形。但无论实际情形怎样,想把一个对自己有益的道理吸收到,一定自己是先形成一个开放的有判断力的认知系统。所有以道理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任何概念,都应该经过我们的提炼和整理后才能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最终帮助我们过好这一生。
另外,今天《五分钟商学院》里的刘润老师认为,所谓的很多听来的道理,应该是大多都只是一个想法。而想法往往是一念而起、一念而灭的,它存在于思考脑中,就算你的想法非常正确,但促成行为之前,所有想法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只变成行为还不够,只有当你不断练习,让行为变成习惯,才能真正变成你自己的东西,才能真的影响一辈子。
所以,听过很多道理不重要,想依旧过好这一生,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