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号称国漫之光的动漫电影《哪吒》闯入了我们的世界。
由于题材和人物,颠覆性的改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剧中的角色人物。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看的《哪吒传奇》吗?,那个弯腰弓背,獐头鼠目的申公豹,因为和石矶娘娘狼狈为奸,为祸一方,被大家视为是恶与丑的化身,而哪吒则是被视为了正义与勇敢的化身。
而时至今日的哪吒,依然用他最强硬的姿态和故事,诠释了成年人,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
是啊,“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触动了多少人柔软的内心。
然而给我最感同深受的不是哪吒,而是申公豹。
那句,“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凭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我想这才是成年人真实写照吧!
我们何曾不是哪吒,面对命运的不公,我们也曾奋力的努力过,反抗过,但是结局呢?
我想大多数人的结局和申公豹一样,只有不认命的权利,却没有改命的权利。
申公豹原本是个豹子精,从一个最底层的小妖,刻苦修炼成为了神仙,他甚至没有善良的父母去安慰他本是“灵珠”
他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妖,一个饱受人类鄙视和偏见的小妖。
从人族都嫌弃鄙视的小妖,到至高无上神仙,这是何等的励志。
或许申公豹在成仙的那一刻,他也曾感叹过“我命由我不由天“啊。
但妖怪的出身的原罪,即使位列仙班,却依然没有受到天始元尊重视。
拼了命的努力证明妖不比人差,但终究还是逃不过“妖”的出身,虽然身份改变了,但人类对于妖的“偏见”始终没变。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无法搬动“
申公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中的挫败感,无力感还有那种仍不服气还要逆天改命的决然,真是是让人惋惜。
成年人的世界里,我们何曾没有受到过这种偏见呢?
一个30岁没有结婚的青年男女,会被人认为心里有问题。
靠自己的努力买上的豪车,挎上的名包,会被认为是傍大款。
是啊,一旦大众认定了一件事,那我们就很容易形成一种固化的思维。
遇到比自己优秀的人,首先想到的不是欣赏,而是用自己浅薄的认知恶意的定义和批判别人的人生。
记得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影《绿皮书》。
黑人钢琴家唐为了消除白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偏见,他试图要用自己美妙的钢琴艺术,和超常人的才华和努力,来证明自己“黑人可以谈肖邦,可以成功,也可以高贵”
当唐为了南下巡演,面试白人司机托尼的时候,他高高的坐在精致的座椅上,房子里布满了贵重的雕塑和精美的装饰。
而这华丽的背后,暴露了唐内心深深的自卑与不安,但同时也向白人传达一个信息“黑人和白人一样尊贵,一样需要获得尊重“
然而作为世界级的钢琴家,唐表面上赢得了白人的尊重,但当他走下台的那一刻,他依旧是个被歧视的“黑人”
被拒绝和白人共用一个厕所,被拒绝试用高级礼服,被拒绝在演奏厅用餐。
然而这种矛盾的生活在被现实一层一层揭开后,我们看到的是唐高贵的外表下,更为敏感,脆弱的心。
偏见就像是一双标榜这正义的双手,将人们从正常人的范围中拉开,并在心中留下一道血琳琳的伤口。
哪吒终究是幸运的,他被赋予主角的神格,光环会加持他一路逆天下去,成为众人的图腾和偶像。
然而现实仍有很多人,穷尽一生,也不过是申公豹而已,他们永远挣扎在世人的歧视和偏见的漩涡中,永远爬不上岸。
对那些穷尽一生都无法改变的事情,或许放下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在放下的同时也是在放过自己。
如果有一天,当你发现你拼尽全力都无法改变世界的偏见时,那就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吧,行心中所想,爱心中所爱。
和自己和解,或许才是唯一的出路。
若命运不公,就和他斗争到底。
哪吒和申公豹共同点就是“不认命”。
区别与哪吒,申公豹没有哪吒那么好的出身,如果放在现代,哪吒就是妥妥的官二代,普通百姓你能有什么偏见?
其实这就是申公豹的可怜之处,哪吒有父母善意的谎言去温暖他,有师傅送他的混天绫风火轮,可是申公豹有什么呢?除了卑微的出身就是一腔热血了。
申公豹坏吗?他坏极了,当他看到太乙真人抛出那个山河图的时候,他是不甘的,愤怒的,当他吼出“师傅,连这个都给你了!“这句话包含多少的心酸和不甘。
可是有人帮助他,理解他吗?并没有,哪吒是魔丸又如何,他有关爱维护他的父母,有倾心倾力栽培他的师傅,还有即使天雷来临也愿意与他携手的好友。
可申公豹呢?他也渴望被理解和关爱啊!,一个立志成仙的妖,如果初心不是心怀善意,又怎能成仙?
天庭,对于申公豹来说是一个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地方,在没有拜在元始天尊门下之前,他或许是一直善良纯真的豹子,他那个时候也有哪吒这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底气。
但是现实告诉他,他只是从一个坑跳到了另一个坑,他改变不了自己的出身,改变不了别人的成见,无论多么努力,始终是个局外人。
我能拾得起哪吒的勇气,但终究逃不过申公豹的结局,哪吒是传说,申公豹才是人生。
用知乎上关于“申公豹“的高赞回答,来总结。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明知道自己是“申公豹”,却依然不放弃做“哪吒”。
比起注定成为“哪吒”的哪吒,我更希望能看到申公豹们都能成为“哪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