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期,我们在麻吉星团队的带领下开始了王绪溢博士的《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给教师的建议40讲》一书共读活动。刚刚接触这本书的时候,发现很多老师会把这本书的题目说成《数字时代的教与学》,或许这就和老师目前在教学中存在的一种现象相类似,那就是把教放在学的前面。因此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到底是学与教,还是教与学?
第40讲的学习内容让我感触良深。长期以来教师一直在“给孩子们越多他们就学得越多”的误区中,课堂拼命地灌输,害怕学生题目做的不够多,或是错过了什么题型。课堂上给学生设定了条条框框,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条框中进行学习。试问,如果学生一直被这样课堂的“圈养教育”,如何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的课堂到底重在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呢?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习语言,在相互合作中学习分享,在思考中学会成长。如果整堂课都是老师教,学生如何能够主动的学习语言,并进行分享和交流呢?“少才是多”,课堂上将知识点通过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这些探究的过程才是学生真正学习的过程。
在期末的复习课上,我对本册教材知识点进行梳理,提问的时候发现举手的孩子们都会,于是我就沉醉在学生中学会了感觉中。但是在课堂检测中却发现,有一部分学生都做错了。于是我对我的课堂进行了反思,因为复习时间有限,我把很大的精力都花在讲解知识点。好的孩子已经学会了,不会的孩子仍是云里雾里,学习效果不明显。根据这种情况,我马上调整了我的复习方法,我把班上的学生按照座位分成了12个小组,每一个小组4~5个人。我根据知识点出了一些侧重于选择与判断的练习。我把3-5小题(不同知识点)打包成一组一题,要求孩子自己先把课件当中的习题做一遍,然后利用3-5分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小组活动结束后利用随机挑人的功能,每小题请一位同学到台上来答题并陈述自己答题的思维过程。课后对表现好的小组予以奖励。通过这样的活动,我发现一些学习能力差的孩子,在小组其他成员的带领下也能够把答题思路说下来。这种方法或许只是我课堂上小组合作的尝试,但是它给了我一些教学方法的提示,课堂上相信学生、放开学生,他们会做得比你想象中的更好。
我们的课堂已经不是教师教学的舞台,而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训练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思维品质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