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力量不在于我们看上去有多快乐,而在于我们的心离我们的人生真相有多近。
一个小女孩非常不幸,很小时父母离婚,父亲从来不关心她,寄宿在亲戚家里,同学老师也不喜欢她。她总是努力想从这些人身上得到失去的来自父母亲的爱,所以会很小心,会讨好,会很在意别人的评价,但她发现一切都没有用,终于在她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痛哭一场,明白了,她必须要面对的人生的真相是,没有人爱她。
她借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女主人公“轻舞飞扬”的个人独白来描述自己的心理:
我轻轻舞着,在拥挤的人群中。你投射过来异样的眼神,诧异也好,欣赏也罢,并不曾使我的舞步凌乱。因为令我飞扬的,不是你注视的目光,而是我自己的心。
这个故事里的小女孩说,自从她那次畅快的哭泣,她最终承认了这一人生真相,她不再和这个人生真相较劲,不再把力气花在刻意迎合别人的努力上。
她说以前她总是围着别人转,总渴求别人给她什么;从那以后她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只为自己跳舞。
武志红的书我一开始非常不愿意读,还没有读几页好像本能的抵触。这大概是半年前的事情。
记得那时候买武志红的书可能也意识到自己需要读,那是快过年的时候,还记得自己病了一场。
一年多前我加入了新生大学,突然发现原来我还可以新生。了解人的大脑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变得更聪明,并不局限于学校教育。甚至知道人不是只有一辈子,可以有好几辈子,人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主动选择人生的能力。
好像重新看到人生的光亮。网络的神奇之处在于,现实世界中不管我是待在哪一个角落里,周围鲜有人能理解你,支持你,愿意和你一起学习。但在网上我知道有一群人和我一样被一个信念鼓舞着,和你共同成长。
于是一切都很好奇,心中好像有一团火在燃烧。开通公众号,开始学习写作,阅读变成刚需,坐享,用英语。认识了一群好朋友。
大概半年之后我就感觉到了自己很累,需要休息。但好像一直不愿意面对这样的自己,觉得我可以用意志力来控制我的行为。身体给的信号救了我。重感冒一场,连续在医院两周。当时在医院,给春晓发信息说,我有点不想继续读英语了,从最开始一起朗读的人中,就剩我们两个了,她说,最好不要放弃,要持续下去,不然很可惜。我知道重新学习英语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我可能更多的是想找个人给我说一句安慰的话,想到了春晓,心里其实也明白,我是不会轻易放弃。
但当时身体的信号也开始让我思考。我有必要每天都打卡坐享群吗?我是不是给自己的任务太多了,我为什么要给自己这么多的任务呢?我是在证明给别人看吗?我是不是太着急了呢?我是不是忘记了怎么休息?我是不是忽略了倾听我自己?
一想到自己之前浪费掉这么多时间,就感觉心里有一个声音总在催我,快点跑。在陪孩子的时候,想着自己读书的事情,甚至觉得多重复读一遍故事书给孩子,是在浪费我的时间……
我丢了自己,在故意麻木,于我现实的生活里,让自己冷漠。我一直不明白我自己是怎么了。也去买来武志红的书来读,但是读不进去,好像故意不愿意面对什么……
还是继续着看似没有失控的学习状态,其实一直都在纠结。
隔了很多天以后,又经历了一些事,开始有点明白和自己讲和,不对抗才更重要。
记得有一句话:你想成为谁,就算再急切,但是你是谁,也要先接受。
原来是一直都不愿接受自己,不愿意接受我的真相,有些事情你着急也没有用的,浪费过很多时间,需要还的欠账,这是事实,你必须要先接受,不对抗,也就没有着急。不对抗,能量才会重新回来,让你从这些稍稍让你觉得有些痛苦的情绪中,或者叫做带着不完美开始成长。
《成长,目标与动机》这本书中学来的一个最受益的概念是进取型人格。与之相对应的是表现性人格。进取型人格不在乎外在评价,而是专注自己的内在,看自己到底进步了没有。就像一开始故事里的小女孩,她想要得到爱,但去讨好别人,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却反倒得不到爱。她接受了自己的真相,不再关注别人的评价,而是专注于自己,一个人跳舞,反倒可以赢得尊重,让自己强大。
而我自己呢?越是着急想通过马上改变来证明自己,不越是说明不愿意面对,接受自己很弱的真相吗?还不如让心离真相近一点,坦然接受这一切,专注于和自己的昨天比较,慢下来,认真,专注的为自己的心,舞步飞扬。多留连孩子可爱的笑脸,多鼓励孩子闪光的眼睛,这样的妈妈才是有趣的,可爱的,值得爱的。而从心底里,我也更喜欢这样的自己。
隔了大半年之后,才开始明白书写之于我的意义。
重新看武志红的书,能很有耐心的读下去。也逐渐明白,向内求,向内探索自己,才是重生的起点。当我们拨开层层迷雾,让心离人生真相近一点再近一点,才会有内心的圆融安宁。而追求卓越,向内寻求安宁,是我们勇敢走向世界的能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