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赏和控制——小姑娘拉小提琴得珍宝的故事

如果你用这个东西作为要挟、作为条件、作为交换,那么,这就是控制。

什么是奖赏?奖赏是发自内心的开心、发自内心的感激、发自内心的高兴。

当你给他这个礼物是为了表达你的开心、喜悦,那这时候叫作奖赏。但是,当你给这个礼物 是为了控制他——如果做不到什么,你就不能得到这个礼物等等,这时候就是控制。

我们举一个例子你就立刻理解了。有一个6岁的小姑娘拉小提琴觉得很痛苦,她就歪着脖子拉小提琴。她不愿意上这个课。

后来,找到了一个小提琴老师。小提琴老师就给这个小姑娘一个奖励——说只要你完成了这个曲子、一次上课,比如一个小时上课完成了,我就给你一个“珍宝”。珍宝是打引号的一个珍宝,总之是小孩子的一种玩具。然后每次会攒一个。这个妈妈一下子就发现,孩子变了,每天都特别着急去上课。

但是,问题是什么呢?她拉得很快,她很急于结束这一个小时。她特别希望早点结束今天的练习。她的心思,其实根本就不在这个曲子上。她就是希望能够得到那个“珍宝”。

有一天,当她在家里边拉琴的时候,她的爸爸突然观察到女儿怎么乱拉呢。怎么拉得都不成调了。就是她在那儿使劲拉——我参与了,我就是为了能够结束这个训练,我要得到那个“珍宝”。

她的爸爸叫停,说:“你别拉了。”

女儿说:“不行,我必须得拉。我要得到我的‘珍宝’”。

这个爸爸说:“你不用拉,你今天不用拉,爸爸也会给你这个‘珍宝’”。就是他完全打破了这个老师的规矩。

为什么呢?你会发现那个老师的方法,把孩子拉入到这样的一个积分体系里去,孩子很容易被控制。

孩子一旦遇到这样的“珍宝”,他是没有抵抗能力的。他就特别想得到那个东西,但是孩子根本不爱拉小提琴,根本就不享受那个音乐的美妙。所以,这个爸爸说,不需要考虑那个“珍宝”,给你,满足你。你应该爱这个曲子,你应该去体会那个音乐的美好。这个爸爸做的就是一件正确的事情。这个叫作奖赏而不是控制。

来源于樊登讲书《内在动机:自主掌控你的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