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因梵境一遇见阿旺丹德尔

福因寺

福因寺俗称“北寺”,蒙语名“布音温都斯勒格其苏木”座落于贺兰山麓中部阿拉善左旗木仁高勒境内,鼎盛时期与广宗寺齐名。

北寺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是阿拉善王之子在皈依六世班禅后创建的。嘉庆十一年(1806年)竣工,阿拉善第五代王玛哈巴拉上报于理藩院,嘉庆皇帝赐名“福因寺”,并亲赐以藏、蒙、汉、满四种文字书写的金匾。

福因寺的建筑以典型的藏式风格为主,亭、堂、殿、阁一应俱全,主庙西端建有一世活佛灵塔,高10米,两者遥遥相对,交相辉映,雄宏壮观。佛学大师阿旺丹德尔曾在福因寺修行,并在这里圆寂,为北寺留下大量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蒙藏文化底蕴。福因寺周围峰峦叠障,怪石嶙峋,清泉环绕,松柏常青,是阿拉善盟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阿旺丹德尔铜像

阿旺丹德尔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出生于阿拉善和硕特旗巴彦诺日公巴格,是牧民出身的叶赫辉特氏卫宗宰桑伊乃次子。7岁时出家为僧,在定远营延福寺学习经文,20岁时(1778年)赴藏修习深造,在西藏名刹哲蚌寺继续攻读佛经,苦读24载,洞悉五明学(五明为以语言文字为主的声明;以工艺、技术、历算为主的工巧明;以医学为主的医方明;以思辨规则学为主的因明;以阐明佛教自宗之学的内明),以超众的学识和优异的成绩领先于全藏佛理大统考、大答辨、技压群雄,一鸣惊人,被授予拉萨经学院制中的最高学衔-----拉隆巴学位(相当于博士)。1800年返回故乡,在延福寺任朝克沁大经堂的掌堂师。1803年旗王旺沁班巴尔封其为卓尔济(法主之意),同年派往福因寺(北寺),成为福因寺的第一个拉隆巴,也是阿拉善历史上的第一个拉隆巴。

阿旺丹德尔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一生用蒙藏两种文字著述40余部著作,大部分由塔尔寺印经院于清朝末年木刻出版,书名为《阿旺丹德尔拉隆巴全集》,收录了他的哲学著作14篇、文学著作13篇、语言学著作9篇,共计36篇,约20余万字。他的代表作品有蒙古语文语法著作《详解蒙文文法通讲》、《知者语饰—藏文字词概述》、训诫哲理长诗《人道喜宴》、蒙藏大辞典《详解月光词典》等。国际蒙藏语言文字学术界公认他是一位高于全印度和西藏任何一名班第达的大学者(哲人学者的意思,只有精通五明学的高僧才有资格获得此称号)。阿旺丹德尔还是一位致力于蒙藏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先驱,他对蒙藏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和积极作用举世公认。

阿旺丹德尔于1840年(道光二十年)在北寺圆寂,享年81岁。

福因梵境酒店


福因梵境酒店内部


福因梵境酒店内部


福因梵境酒店内部


九面文殊菩萨


寺庙


勒勒车车轮


石头佛刻


古亭


龙湾吧


木车


瞭望亭


福因寺景

愿你我可以带着最微薄的行李和最丰盛的自己在世间流浪。有梦为马,随处可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氤氲前是风的沉淀, 阳光破碎后是凋懈。 掩盖灰心的回声, 笑视,狼狈的碰击。 随风而逝,花的嫁纱扬起。 情难释怀,...
    混尔清阅读 1,508评论 0 1
  • 你知道自己为什么单单是你总会受骗吗?因为,有些人很享受被骗的过程中愉悦感,远远超过你知晓自己被骗时的那种无助与痛苦...
    流火捌月阅读 2,490评论 0 0
  • 冰川融化成水 森林腐败成灰 寒冷成为黑夜的梦魇 酒杯在月光下喝醉 穿梭的飞鸟不停下坠 鲜花在烈焰里枯萎 海洋与风暴...
    北斗夜凉阅读 1,885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