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一直是作为一名榜样出现的,一篇《我的妈妈》,从小学一直写到高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妈妈也能多角度地去认识了,所以每次在现有的事例中多加些内容进去,便完成一篇新的作文。
我妈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姥爷是满族,老中医,开着一家小的中药房,后来被公私合营了,因为对此事不是很积极,我妈被当做落后分子对待 ,入党时的道路变得很坎坷。我妈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可能是因姥姥中年时才有的孩子 ,所以从小就体弱多病,往往是上一个月学,休两个月病假,因那时代对女孩子没有那么大的期待,父母也就由着她去了。
姥爷家教很严,人人都怕他,满族家庭规矩又多,妈妈没少受惩罚。每次看到我们见到长辈不打招呼,就给我们讲姥爷那时对她的一顿打,一次,家里来了一位姥爷的病人,身体复原后来答谢姥爷,当时只有7、8岁的老妈,因为羞涩还是什么缘故,见来了外人没打招呼就往屋里走,客人走后,姥爷把我妈叫出来就是一顿臭揍,老妈讲这些的时候那个画面感,就像我也在那儿似的。作为女孩儿,姥爷还是手下留情的,但是,可怜了我那几个舅舅,被逼得参军的参军,去铁路的去铁路,一年只回一趟家,害得姥姥经常偷偷落泪,可是又奈何不得。孩子里面只有大舅继承了姥爷的事业。妈妈也不愿留在这个封建家长制家庭,早早考上护校当上了一名护士。
结婚后,妈妈虽然离开了娘家那严苛的环境,但同时也彻底告别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凡事都得靠自己,以前在娘家的时候,所有缝缝补补和家务活计都是由几个嫂子来完成。好在妈妈是个学习能力超强的人,我们全家从头到尾见证了的妈妈的成长,也从此知道了馒头不是生来就那样白白胖胖的,老妈对发面用的碱放多少总是掌握不好,着实让全家体验了一把一个馒头的演变史,像石头一样硬的、味道酸酸的、外表黄黄的馒头都一一见识了。
印象中,妈妈在惩罚孩子方面不如我爸专业,每次我们因为顽皮惹了祸事,她总是会拧我们的脸袋儿,以示惩戒,我小时候人很瘦,拧脸袋儿的时候也拧不起几两肉,我妈可能感觉没有成就感,索性改为打屁股,当我们是三岁小童,逗得我和姐姐躺倒在床上两腿乱蹬,妈妈不知如何下手,便打消了这种念头。
妈妈那时是典型的披星戴月族,早上5点多就出门要做2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医院,晚上回到家也得7、8点钟了。回到家做饭洗衣忙个不停,医院那边还年年能够评上先进。有时爸爸在同事面前介绍我妈时,也不无自豪地说,“这是我夫人,xxx医院任护理部主任”。那时妈妈在我们眼里就像个铁人, 她也说自己像头奶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
要说婚姻能够重塑一个女人,孩子却能激发女人潜在的能力,这些都源于一个字“爱”。退休后的妈妈也没有一刻让自己停歇下来,一手带大了姐姐的孩子,老爸脑梗卧床五年,妈妈就伺候了五年,这中间的辛苦只有妈妈自己知道,很少听到妈妈的抱怨。
写到这里越来越感觉妈妈真是个了不起的人,在一起生活那么多年,因为太熟悉,认识不到这些,是文字让我们不时梳理思路,认识身边人的好,提醒我们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爱他们,不给自己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