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好像走上了一条“歪路”,但是我不想回头了**
前段时间,单位有一同事又买了一辆新的白色轿车。虽然我对车没有多少研究,但我还没有眼盲,车身上我看到的标志是几个圈圈—它只比五环少一环。我当时唏嘘了一阵,觉得这辆新车到来之后整个单位车库顿时蓬荜生辉,其他的车顿时黯然失色。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才知道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在觊觎那辆新车的美色。单位里的同事大家议论纷纷:“听说某某又买了一辆车,而且还是靓车” “对啊,真是有钱呢,听说好几十万呢”…… 后来,每次路过车棚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把目光投向了那辆四环,当时也包括我,** 美好的东西都是养眼的,还真不错。**
大家所说的某某是那辆四环的主人,平时他就是一幽默的段子手,虽人到中年但喜欢卖萌。他那恰到好处的卖萌让他在同事圈里挺受欢迎,但是这次让他上头条的不是因为他的幽默,而是因为他 “ 又” 买了一辆车,而且是自带广告效应的所谓的“ 靓”车。你可能就会嘲讽:不就辆四环嘛,我在北上广深随便一抓一辆都能把它比下去。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请给三线城市的村姑野夫一条活路吧!在我们这种清水衙门的乡镇小单位,在如此物欲横流的世界节奏里,如果家境普通靠一份微薄的工资能养活一家子还能买车买房的故事都可以冲击奥斯卡的励志片候选,最起码不能感动别人,自己也会痛哭涕零。所以我的这个同事在买了一辆丰田SUV之后又购置了一辆奥迪会引起轩然大波也不足为奇。
同事买了奥迪之后,老实说我受的刺激挺大的。第一,路过车棚,我惯性地要多看两眼,哪天看不见好像会有小许短暂性失落。第二,想想别人都有两车了,而我一个车轮的钱都没攒到。重要的话说三遍: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三,似乎唯一能给我带来些许安慰的就是,和朋友闲聊到车时我会条件说起我单位某某同事买了辆听说挺贵的奥迪,然后就blabla给朋友脑补我这个同事,那个兴奋的劲儿简直就是“炫迈口香糖,根本停不下来”,仿佛那车就是我的一样。**有人说一个人炫耀什么,就越缺什么 **。天啊,我还真是缺一辆奥迪。多么痛的领悟!
几个星期之后有一次出差,按照单位的安排我和我这位土豪同事分到一组。我幸运地上了这辆豪车。车上,我摸了又摸,那个舒适的座椅,那个播放器播放的音质,那宽敞的空间…我不禁想哼“这个feel 倍爽”(原谅我浓厚纯朴的乡村气息)。一路上,音乐那么动听,风儿那么温柔,太阳也变得多情了几分。一切都那么令人陶醉以致到了目的地,我不舍得下车。这美好的旅途!
经过这件豪车门事件之后,惊奇地我发现我变了—原来我愿意在“宝马”里面笑。我变成了曾经最讨厌的自己?我的三观尽毁了,我二十几年塑造的三观因为一件豪车门事件彻底颠覆了?这是一条不正之道,但我似乎不打算回头了。我打算继续走下去。大家别拦我,我要去宝马里面笑一会。
** 如果有诗歌远方,谁愿意游离于市井,妥协于苟且?**
奥迪事件之后,我回味了这句“我宁愿在宝马里哭,也不宁愿在自行车上笑” 为何一直被诟病。假设哪个女孩子以这样的标签标榜自己,那她最好出门最好自带游泳圈,免得被群众的唾沫淹死。虽说这是个人选择,不犯法。可是这样的物质控,拜金女毕竟不符合主流呀!如果人人标榜,人人效仿我们的社会确实会被搞得鸡犬不宁。但是,我们似乎习惯了被主流思想牵着走,陷入了“一刀切”。第一,在宝马里面哭就难道一定仅是因为灰姑娘攀上高枝嫁给白马王子,以出卖肉体换取物质吗? 难道在宝马里面哭就是一段不平等的婚姻交易?其实不然,难道没有可能是因为喜极而泣?所以别在嘲讽灰姑娘嫁给男土豪,至少他们在精神上能保持一致啊!你应该吐槽的是,为什么嫁给男土豪的不是你。第二,在自行车上笑,你确定你一直能笑下去吗?但我知道“宝马”能带我走得更远,能为我遮风挡雨,而自行车不能。所以如果你想走得更远,别逞强,承认你爱“宝马”并不耻辱。所以,你要为了诗歌和远方,努力去创造你的“宝马”。 ** 有梦为马,随处可栖。有“宝马”为航,随时启程 ** 。井口大的天地,不应该是此生最大的视野!
** 自行车也好,宝马也罢,你一定要笑。因为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不可否认,也许你和我一样羡慕着很多像我这个同事甚至更多厉害的人,羡慕他们能买买买,羡慕他们能潇洒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我们暂时还不能。但是谁能说未来三年,五年我们做不到呢?永远不要低估自己,人生苦短,我们值得和所有的美好相遇。哪怕现在是自行车,也要记得保持嘴角上扬。那么努力的我们,老天怎么忍心辜负。经得起自行车的低调,受的起宝马的奢华。努力奔跑的人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有生之年,我要坐在自己的宝马笑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