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干货类书籍

一  阅读前的准备

1 每次学习一个新知识之前,按照自己对知识的了解,列出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清单,这个清单会随着对这个知识的深入理解不断增加和更新。

2 看书或者学习相应课程,对书中的知识和基本原理有所理解之后,列出mindmap知识地图。

3 记忆,注意行业术语的积累,概念。只有记住,才能变成自己自动处理的模块。

4 练习,产生自己的作品,或者输出相应的文章。

刻意练习:首先你要知道这个领域做得最好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建立一个最佳的心理地图,一流大师是什么样的。跟随大师进行学习,不断记忆刻意练习,建立可以自动处理的模块。

5 联接,把自己的作品发到网上,链接更多人。

二  建立购书书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excel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书名:出版社:购书日期:读完日期:书评笔记

日期 类别

三带着问题去阅读 - 提问

      在阅读书籍之前,一般需要通读目录,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即作者是以什么结构来构建这本书的框架的。

     一般来说,有三种行文思路:并列式、层进式、总-分式。

1)并列式:其思维方式是平行扩展,张姐之间表现为横向的关系,内容一般是谈几个方面的问题或者一个问题的几个侧面。

2)层进式:表现为上下文之间互相衔接,向前推进,思维形式是纵向延伸。我们从小到大的教科书就常常使用这种类型,特点是理解后文的内容需要前文的基础,这也是知识类书籍最常见的一种行文思路。

3)总-分式:包含总-分、分-总、总-分-总的形式

      如果是并列式,那么完全可以选择一个章节阅读而不影响理解;如果是总-分式,那么需要将“总”的部分读过后再选择其中一章阅读;如果是层进式,那么建议最好还是整书阅读能更好地理解。

四 读的流程

1 略读

2 回忆大纲

3 精读

4 整理笔记

    做笔记时无论是摘录还是知识框架整理,都需要标注页码,便于回溯。

    1 )书摘笔记(摘抄+评论模式+以后可以用在哪里)

           黑色笔记:原文的摘抄

          红色笔记:下次可以在写作中的什么话题可以用到。

          蓝色笔记:看完这段文字自己的想法,对概念的理解,和自己知识库中信息相关联

    2) 便签法(提取书中关键信息)

           便携本&笔用来记录一些书中的细节。包括一些精彩的案例分析(整理后放入读书笔记中,结合例子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作者提到的参考书籍/文章/网站(可作为书单选择的参考)、想要进一步了解的专业术语(读该专业其它书籍时可能会遇到)、阅读中存在的疑问(需要在读完全书后再次思考)、需要考证的知识点(尽信书不如无书)……

    3 )思维导图(梳理思维逻辑,复习时强化记忆)

        (1) 先看书名页和序,基本了解书籍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2)目录页,对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理解。

         (3)思维导图时,一定要明确哪些地方精读,哪些地方略读。完成思维导图后,在角落标注书名 作者 日期以及关键词。

         (4)记忆,自己对着思维导图复述,自己再重新绘制一下思维导图

    4) 康奈尔笔记(快速记录+课后思考)

5 知识内化重组

  知识卡片,视觉笔记,九宫格笔记

6 输出分享

五 阅读之后

1 复习-采铜的深度阅读12问,放入思维导图中

2 整理便签本上记录的内容-有价值的部分放入思维导图

3 梳理思维导图,整理书籍脉络,标注重点;

4 重读目录,根据框架回忆书籍重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