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洁癖——语言洁癖

我是在刘瑜写的一篇题为《词语洁癖》的随笔中了解到“词语洁癖”这么个新奇的词。

刘瑜了解到自己有“词语洁癖”是源于朋友的一句话:我这个表,是在友谊商店买的,500美金。刘瑜对此是这样一番反应:

不就是个美元吗?为什么要说美金呢?难道一个国家有点钱,连个货币名称也要拽一点么?
我看到这,不禁掩嘴笑了笑,着实在理,估计世界上带“金”字的货币名称只有美元吧?(当然,我知道这是美元金本位制的缘故)咱们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钱挺多,但我们没有在人民币后面加个“金”字,人民币金,说着听着都别扭。

回到正题,词语洁癖,仔细想想我倒不是很严重。尽管骂人的粗话知道不少,但是不会经常喷出口,实在是被惹毛了,几句粗话爆出口也是在所难免的,我想这也是人之常情吧。因而我对于别人爆粗口,我也不反感,反而觉得很正常。

我最不喜欢听到的是带有一些等级色彩的词语。就好比刘瑜写的,“高尚住宅”,啊,难道还有卑鄙住宅不成?明显的高尚——卑鄙,一种等级色彩就出来了。有些人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等,说什么都可以口无遮拦,做什么都可以和尚打伞——无法无天。自然而然,从他们嘴里听到一些有等级意味的词语不足为奇。另外一个我比较反感的是带有命令性质的词语,类如“给我做……”“给我买……”“听到了没有……”,这些话我在老师那里听过不少,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如果老师要学生帮忙做事情,也应该说个“请”字,pardon?班主任好几次要我统计每次月考成绩,要不口头和我说,要不就是QQ上通知我,我做好了,也没有见老师说句谢谢。

说是“词语洁癖”,不如说是“语言洁癖”。别人说的某些话,可能中听,可能难听,可能让你觉得喜欢,也可能让你觉得厌恶。这便是“语言洁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代理模式 应用场景:当一个类的某些功能需要由别的类来实现,但是又不确定具体会是哪个类实现。 优势:解耦合 敏...
    交警队不是没有人儿阅读 751评论 0 3
  • 记得年少,琴瑟初识。新得少年倾心词。不伤夜黑风冷亦,但觉月美树影痴。 又数年后,几易风雨。还忆当年心醉事。不记少年...
    蘭心阅读 256评论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