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放
蛇年新春,出游的念头在心底悄然萌发,南国的旖旎风光、西域的异域风情、中原的深厚文化,都在脑海中一一闪现。最终,我们将目光投向了齐鲁大地,这场旅行美其名曰 “蛇游齐鲁”。对我和老伴而言,目的地是河南还是山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有一场开心的游历,无论何处,皆是美好。
首日:邂逅趵突泉,开启泉城之约
农历乙巳年腊月二十八,晨曦微露,我们便踏上了旅程。坐上动车一路向东,列车穿山越涧,进入山东境内,窗外豁然开朗,一马平川的沃野铺展至天际,与老家那两山夹一川、被称为 “表里山河” 的地貌截然不同,眼前这广袤无垠的世界,瞬间让人心胸开阔。
午后时分,抵达济南城区。前往酒店途中,恰好路过趵突泉。这趵突泉可是济南的金字招牌,作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乾隆皇帝更是亲临册封其为 “天下第一泉”,如此盛名,感召力十足,大家一致决定打破原计划,先去一睹它的风采。
踏入趵突泉公园,仿佛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奇石怪木星罗棋布,澄澈的池水波光粼粼,涌泉如雾,流水潺潺,时而如虎啸龙吟,气势磅礴。来到观澜亭,只见三股清泉喷涌而出,“趵突腾空”“水涌若轮” 的奇景令人称奇,引得游客们纷纷驻足拍照留念。园中还设有李清照、李苦禅等名人纪念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这处历史遗迹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魅力,让众多历史文化爱好者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结束了趵突泉的游览,晚上我们入住了位于市区南郊的鲁能希尔顿酒店。当走进房间的那一刻,我们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207平米的超大空间,有宽敞的客厅,三个独立的卧室和三个卫生间,奢华程度堪比总统套房,这样的住宿体验,为我们的旅行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惊喜。
除夕:鲁菜盛宴,大明湖的春日之约
除夕,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我们选择在济南度过。上午11时,我们走出酒店,在大明湖附近的鲁菜馆提前开启了年夜饭。葱烧海参、清蒸蝶鱼、炒鸡块、虾仁粉丝等一道道美味佳肴摆满了一桌,丰盛的菜品让人垂涎欲滴,这顿大餐花费了800多元,虽然价格不菲,但在这特殊的日子里,能品尝到地道的鲁菜,感受当地的饮食文化,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饭后,我们漫步至大明湖。大明湖与趵突泉、千佛山并称济南三大名胜,素有 “泉城明珠” 的美誉。走过鹊华桥,登上超然楼,凭栏远眺,大明湖的美景尽收眼底,湖水碧波荡漾,岸边垂柳依依,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随后,我们来到汇波楼,这里是宋代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展览馆,走进馆内,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接着,我们又参观了老舍展览馆,领略了这位文学巨匠与济南的不解之缘。之后,我们来到省府东街,游览了芙蓉街和曲水亭街,古色古香的街道,琳琅满目的小吃和特色商品,让我们感受到了济南的烟火气息。傍晚5时,带着满满的欢乐与疲惫,我们回到了希尔顿酒店。
初一:探秘山东博物馆,追寻历史的足迹
大年初一,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二次在外地过年,第一次是在异国他乡老挝,而这次在山东,又有着别样的感受。早上,我们告别了希尔顿酒店,前往山东博物馆。在这里,我们与来自重庆和哈尔滨的两个家庭组团,聘请了一位导游为我们讲解。
山东博物馆建筑气势恢宏,展厅众多,馆藏丰富,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各类文物。要想全面游览这座博物馆,一整天的时间都远远不够。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重点参观了镇馆文物,从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和一段段生动的讲解中,对齐鲁历史文化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感悟。走出博物馆,那句 “山东,岱青海蓝,山海相望,泰山在此崛起,黄河在此入海,孔子在这里诞生” 久久回荡在耳边,我们也仿佛饱餐了一顿历史文化的盛宴,心中满是满足与感慨。
中午12时,我们离开博物馆,直奔淄博。早就听闻淄博烧烤在网上爆红,今天我们也慕名而来,路途迢迢赶到这里,就是为了品尝这独特的美食。在淄博的一家烧烤店,我们七个人点了满满一桌大鱼大肉,竟然不到300元,价格实惠得让人惊讶。品尝着美味的烧烤,感受着淄博的烟火气息,旅途的疲惫也一扫而空。
淄博,这座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都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齐国的创建人姜子牙,是智慧与谋略的化身,在《封神演义》里更是神一般的存在。据考证,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是我们高氏的始祖,其世孙封于高地,遂以高为姓,繁衍至今。据清光绪年间的家谱记载,我们的先祖源于山东渤海,后迁徙至晋南绛州,历经宋、元,在明末清初又迁至如今的万荣塔儿村南阳。“天下高氏出渤海”,山东渤海是高氏族群的发源地,这已成为定论。此次淄博之行,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齐鲁大地的游历,更是一次寻根问祖的旅程,心中满是欣喜与回家的温暖。
午饭后,我们来到淄博陶瓷琉璃馆。这里汇聚了古代及现代陶瓷和琉璃的精品,通过一件件精美的展品,我们了解了中国陶瓷及琉璃工艺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精美的陶瓷、绚丽的琉璃,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工匠们的智慧和心血,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下午5时,闭馆后我们前往临淄区,这里才是真正的齐国古都。淄博市区的布局与其他城市不同,五个行政区相距甚远,从博物馆所在的张店区到临淄主城区,足足有38公里的路程。傍晚6时许,我们终于抵达并入住了 “全季酒店”。这是一家连锁酒店,房间宽敞整洁,温馨舒适,让奔波了一天的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夜晚,躺在床上,思绪飘回到两千多年前,那个第一个号令诸侯、称霸春秋的齐桓公,他姓姜,名小白,是姜子牙的第十五世孙,也是我们高家的先辈。如果他老人家在天有灵,真希望能在梦中与他相见,以慰藉我这个无名后辈对他的敬仰之情。
初二:蓬莱阁上忆八仙,戚继光馆缅英雄
清晨,我们从淄博出发,前往蓬莱,全程300多公里。一路上,车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路边树梢上的一个个鸟巢,让人不禁联想到家的温暖。远处是一望无际的麦田,这片广袤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中国三大粮仓之一和第一蔬菜大省,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了山东得天独厚的农业优势。
午时,我们终于抵达烟台蓬莱阁。时隔20年,再次来到这里,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波涛汹涌的海滩、高高耸立的普照楼、栩栩如生的八仙过海雕像,一切都还是那么熟悉。不禁想起当年与单位同事在八仙像前拍照留念、在海滩水中嬉戏的欢乐场景,时光匆匆,岁月如梭,如今再次来到这里,心中感慨万千。
蓬莱阁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 “八仙过海” 的传说和 “海市蜃楼” 的奇观而闻名于世。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边,一座道观建筑群依势而建,错落有致。院内奇松异石,仿佛是神仙们的住所。这里还有历代名人名家的题字匾额,如苏轼的 “人间蓬莱” 手迹匾额、冯玉祥的 “碧海丹心” 壁刻手迹,网搜有关蓬莱阁的古人诗词楹联,更是数不胜数,这些都为蓬莱仙阁增添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蓬莱阁东边的沿海城墙上,摆放着一尊尊明代红衣大炮,黑洞洞的炮口对着外海,让人不禁想起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饱受欺凌的屈辱历史,也让我们更加缅怀那些为抵御外强侵略而前赴后继、以身报国的中华儿女和仁人志士。
在水城城墙内侧,建有抗倭名将戚继光展览馆。小时候,我从 “小人书” 里认识了戚继光和戚家军,他一直是我敬仰的民族英雄。这次来到蓬莱,不仅知道了他是蓬莱人,还了解到他是一位集军事、诗文、书法于大成的儒雅将帅。“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这句诗正是他四十余载军旅生涯的真实写照。戚继光精于兵法,严于治军,为保卫国家的海疆,抗击倭寇,屡立战功,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山东是沿海省份,拥有全国第三长的海岸线。下午游完蓬莱阁,我们沿着漫长的海岸线向下一个滨海城市烟台进发,正式开启了山东半岛环岛游。
初三:烟台山上话历史,半月湾畔听涛声
早上,在烟台福山区亚朵酒店醒来,享受着酒店的早餐,然后悠闲地躺在床上看电视、玩手机,感受着自驾游随心所欲的慢节奏。10时许,我们走出酒店,前往烟台老城区的烟台山。
烟台山是一座东、北、西三面环海的小山,山上布满了各式建筑。今天天气阴沉,海风呼啸,冷气逼人。来到海边,一幅壮观的《千鸟图》映入眼帘,成百上千只海鸥或在海面盘旋,或在空中悬停,或在水面漂浮,大多数则成群结队地俯冲翻飞,它们为游客带来的美食而欢呼雀跃。令人惊奇的是,它们在如此密集的活动中,竟然不会发生任何碰撞,就连小小的摩擦都没有,这种与生俱来的感知及制空能力,让人不得不感叹万物皆有灵气。
烟台山上有狼烟墩台(烽火台)、灯塔,还有英、美等国的西式领事馆。在这里,我们可以触摸烟台的历史脉搏,了解这座古城的前世今生,特别是它在中国近代殖民屈辱史中所扮演的角色,承受的沉重苦难。在山上,我们还幸运地邂逅了著名女作家谢冰心的展览馆,走进馆内,仿佛走进了她的文学世界,学到了许多未知的知识。就像趵突泉有李清照展览馆、蓬莱阁有戚继光展览馆、大明湖有老舍展览馆一样,一座名城总有与之相匹配的历史名人,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城因人而扬名,人因城而流芳。
中午,在烟台海边,我们品尝了一顿丰盛的海鲜大餐,烤鸭、翘嘴鱼、大螃蟹等美食摆满了一桌,大家吃得撑肠拄肚,尽情享受着这海滨城市的独特风味。
下午,我们沿着烟台海岸线漫步,在月亮湾观海潮,感受大海的波澜壮阔;在渔人码头赏洋楼,欣赏欧式建筑群的独特风情。下午4时,我们向此行的最后一站——威海出发。傍晚时分,抵达威海半月湾,入住了一家临海的民宿。
宁静的夜晚,窗外海浪肆意喧嚣,对于久居内地的我们来说,大海有着致命的诱惑。顾不上吃晚餐,便匆匆来到海岸边,漫步在柔软的沙滩上,看着黑黝黝的海浪泛着白花,一层一层不知疲倦地涌来,夜幕下的大海显得更加深沉而神秘,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初四:刘公岛忆甲午殇,成山头观最美岸
清晨,在半月湾酒店醒来,第一件事便是打开窗帘,这里是观赏日出的好地方。可惜,我们所住的酒店在湾的一侧,正好被湾头的小山头遮挡,没能看到期待中喷薄而出的红日,但站在窗前,可以俯瞰到长达2000米的月亮湾全景。一湾碧蓝的海水被群山和林立的高楼环抱,宛如一颗镶嵌其中的璀璨碧玉,美不胜收。
游威海,刘公岛是必去的景点。早餐后,我们来到刘公岛景区中心。今天天公作美,阳光明媚,也许是过了大年初三走亲访友的日子,也许是这个景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景区内游人如织,人气爆棚。
乘坐游轮登上刘公岛,甲午海战博物馆是每次登岛必打卡的地方。展馆中,一张张见证历史的图片、一件件承载苦难的实物,仿佛在诉说着中华民族那段不堪回首的悲壮历史。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却因积贫积弱而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看着这些展品,心中满是痛心、悲愤与屈辱。
小日本的罪行罄竹难书,他们侵占我国土、掠夺我资源、杀害我同胞,济南、烟台、青岛……整个山东乃至大半个中国都见证了他们的暴行,就连我老家晋南的小村,也有十数位无辜村民惨遭日寇杀害。甲午海战中,看似强大的北洋海军不堪一击,一战几乎亡国,这再次印证了 “落后就要挨打” 的铁律,也开启了外国列强侵略瓜分中国的屈辱时代。
刘公岛不仅是甲午海战北洋海军覆没的国殇之地,岛上还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众多著名景点。然而,由于参观博物馆花费了太多时间,其他景点只能忍痛放弃。
下午,我们前往位于中国陆地最东端的海岸线——成山头。这里的海岸线被誉为中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一,红色的沙岩石崖壁有着独特的形状和纹理,崖下海滩中形态各异的礁石,在海浪的冲击下,与碧蓝的海水构成了一道美丽的海岸风景线。如此独特的景致,难怪日理万机的秦始皇嬴政先后两次东临至此,他登临成山头,面朝大海,一句 “天尽头”,道尽了万千感慨。
返回途中,我们顺道来到荣成湾看天鹅。荣成湾是世界四大天鹅栖息地之一,夕阳西下,大海泛着金光,成百上千只天鹅在宽阔的水面上游弋,岸边游人簇拥着争相为它们喂食,人鸟和谐共处,构成了一幅祥和纯美的画卷。
初五:火炬八街打卡,大连舰上展望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回家返程的日子。下午3时的威海至太原的动车,早上的时光显得格外珍贵。大家临时决定去打卡网红景点——火炬八街。
火炬八街因何走红,我们并不知晓。在我们看来,这里除了人多,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一条建在斜坡上的街道挤满了年轻男女,街口尽头便是大海,众多少男少女在街中搔首弄姿拍照留念,然后晒到网上吸引眼球、博取流量。不过街口处的海湾倒是不错,绵长的海岸线,铺满了如红砂糖般细腻沙子的海滩,踩上去松软舒服。沙滩水边挤满了喂食海鸥的游人,海鸥在头顶飞翔,海浪在脚下涌动,人们欢声笑语,这正是太平盛世该有的样子。
之后,我们再次来到刘公岛游客中心码头,参观停泊在那里的大连舰,这也是我们对威海这座美丽海滨城市,以及此次魅力山东之行的最后一瞥。
大连号051型驱逐舰是中国海军的一艘退役舰艇,登上舰艇,近距离观赏这艘曾经的 “大杀器”,还是第一次,心中满是期待与敬畏。穿梭在舰艇上,看着眼前火炮、导弹、鱼雷一应俱全的钢铁巨无霸,很难想象它曾经作为国之重器的辉煌。如今,它已退役赋闲,而航母、潜艇、055型万吨驱逐舰早已成为我军现代海战的主角。从甲午海战的惨败到如今走向深蓝,拒敌于国门之外、杀敌于千里之外已不再是梦。
登临大连舰,心中的精气神为之一振,刘公岛甲午海战展览馆遗留在心头的阴霾也一扫而光。
这次跟着女儿女婿旅游,我们跨过省、出过国,他们总是身兼领队、导游、司机、生活助理数职,我们只需尽情享受,吃、住、行一概不用操心,体验着超级贵宾般的 “神仙游”。尽管他们花钱大手大脚,动辄上千上百,让大半辈子省吃俭用的我们有些心疼,也不太习惯,但我们理解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儿女们能如此孝顺,我们已是心满意足。
动车威海至太原,全程用时6个多小时,晚上9时,我们抵达太原。至此,这场山东齐鲁七日游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七天,我们跨越山海,追寻历史,感受文化,收获了满满的美好回忆,也更加期待下一次的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