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到底解决什么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元宇宙?
当我们思考未来时,我们总是在脑海中想象着,如果她继续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运动,那她未来会跑到哪里。 但这种思维逻辑有个局限性——我们没有意识到,世界并不是呈线性运动的。 理解元宇宙,并不是理解她现在是什么,而是理解她应该是什么。 这就要回到原点,分析元宇宙解决的原始痛点和挑战。
1. 互联网的发展遇到了天花板。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痛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然而中国移动互联网人数增长和人均上网时长增长,都在接近停滞。 互联网企业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叙事逻辑,突破增长的极限。用户在线时长的增长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VR等新设备创造更具沉浸感的线上体验,带来新的增量时长,二是更深度的挖掘时间分配,把人们传统意义上仍然花费在线下的时长,转化到线上。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平面的、二维的虚拟世界,而元宇宙将会给我们带来一个三维的、立体的虚拟世界,其中的时间和空间都可以被重组。 新技术带来了虚拟人物、数字化身等数字化、虚拟化的人类。现在全球有70亿人口,而这些虚拟的偶像和数字化身,数量可能达到700亿。 人类一直在寻找新的商业场景、新的消费需求。元宇宙会帮助我们把商业场景从物理空间拓展到虚拟空间,这种虚拟空间会使得我们的消费需求继续扩大10倍甚至几十倍。
2. 工业领域的发展同样需要突破瓶颈。
a.回看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技术跨越,生产力变革永远不会缺席。
b.机械时代,蒸汽机被发明,解放了人力,生产力实现飞跃。
c.电气时代,工业品成为标准化的大众消费品,创新的成本大幅降低。
d.信息时代,全球化的产业分工体系形成,产业链的协同成本极大节约。
e.智能时代,物质极大丰富。
2021年9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0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4.76亿名。2021年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我国在1980年的人均自行车拥有量。机器的生产效率不再制约生产力的提升,人的知识、经验、创新力和服务能力成为瓶颈。 工业系统越是复杂,人的学习曲线就越缓慢,而当人的学习曲线落后于技术的进步时,人就会成为制约技术进步和应用的瓶颈。 眼见着技术即将打败人的经验,机器的知识终将超越人的知识,元宇宙可以作为一个宏大愿景,解决知识的产生、利用和规模化复制的瓶颈,实现工业企业价值创造的新突破。 在虚拟的数字空间,各种技术不断积累动态数据,重构生产过程。数字孪生在物理世界与数字环境之间建构起关系,对生产过程进行回溯和预测。元宇宙的实现重点在于仿真和自主控制。通过参数的调整、计划的变更,难以在物理世界实验的选项,可以在元宇宙进行。 随着元宇宙的演进,可能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引用《寻梦环游记》的经典对话:“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再伟大的灵魂,只能随着肉体的消亡而灰飞烟灭。但是元宇宙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始终在线的数字分身,或许可以载着我们从肉体凡胎的此岸,到达超脱轮回的彼岸。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元宇宙。
科技的进步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方便及时,但这还不够,我们希望向前多走一步,让人际间的交流有更多信任和温度——哪怕相隔万里,哪怕我们无法握手、面对面微笑,我们也可以拥有表达诚意、传递善意的方式。
元宇宙时代,是数字名片的时代,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社交名片,更需要一套元宇宙营销系统,元宇宙智能人就是大家的首选。
特此声明:本文部分素材来源自网络或其他平台,如涉及个人,组织,机构等任何权益,请立即联系本文发布者进行删除,感谢理解和支持!
阅读原文https://kh.520ezn.com/acnid-project-approve/custom/dwzUrl?id=MgPji0z34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