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手记
本组诗灵感来自刘亮程老师的《月光下的贼》,在此向刘亮程老师致敬。
我小时候生活在乡下,乡村生活单调乏味,鲜有热闹可凑,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要数“捉贼”了。
“捉贼”的事大多发生在冬天的夜里(农闲时节)。乡村的冬夜,万籁俱寂,人们早已钻进被窝,进入深深的梦乡。不知是谁突然大喊一声:“捉贼呀——捉贼呀——"全村人立刻集体出动,手持棍棒绕村疾跑,一边跑一边敲着脸盆大喊:“捉贼呀——捉贼呀——”小孩子们也夹杂其间,和伙伴们一起舞枪弄棒,东奔西突,好不快活。
大家在村里吵嚷一阵,到最后,自然是没有捉到贼,一个个打着哈欠回家,上床继续睡觉。
有一次半夜,我被一阵“捉贼呀——”的声音吵醒,穿衣开门,看见院子里明晃晃亮如白昼,我以为天亮了,兴匆匆背起书包就上”早学”去了(农村冬日上学很早,我记得好像是早上6,7点钟的样子)。
我迷迷糊糊来到村头的学校,发现铁门紧锁,院子里空无一人。我心中暗喜:今天我可是第一个到学校的,老师知道了非表扬我不可。
我站在校门口傻等了半天,还是没人来,一阵寒风袭来,冷得不行,于是“咣咣”拍动铁门,喊看大门的大爷给我开门。大爷被我吵醒,开灯一看,骂道:“兔崽子,现在才半夜2点,你来那么早干什么?”
我背着书包回家,半路上遇到“捉贼"的那伙人,大家看我背着书包,问我干嘛去,我说上早学,顿时惹来一阵哄笑。
许多年过去了,我早已离开家乡,异地谋生。有时回家和家人谈起往事,问起村里现在夜里还进贼吗,家人说夜里倒没有贼了,贼都在白天明抢了。有人在地里干活,把羊拴在地头上吃草,有两个年轻人骑摩托车呼啸而来,一人下车抱羊,一人车上望风,倏忽来去,令人追之莫及,无可奈何。
我不知道,对于这种明抢的“贼”,是否还应该叫“贼”。我不禁怀念起童年的贼来,他们只在夜里出现,偷走了全村人的梦,却没人发现丢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