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包容的世界,但也不得不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为外向者设计的世界。
我们自小就生活在群体当中。幼儿园托班,义务教育的50人大课堂,大学里面的公开课,各种社团,实习社,仿佛永远离不开群体。
而外向者,通过他们娴熟的表现,总是能第一时间获得群体当中的所谓“存在感”。他们在万马齐喑的时候勇敢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或是在气氛尴尬的做出调节尴尬的举动,他们头脑灵活,做事与反应都很快,很快获得了群体当中的好感。
所谓“先富带后富”原理,预先积累了人气的外向者时常也会教育他们的内向朋友:
“不要这么腼腆,多说话,才能尽快融入集体。”
或者很是同情地安慰你:“一个人呆着多寂寞啊,我带你去认识更多人吧。”
内向者,仿佛就此被贴上了“没存在感”,“不受欢迎”,“人气low”这样的标签。
“存在即是真理”,其实造物主造化出“外向”,“内向”,原本就没有要让这两种性格走一样的style,盲目将想要安静一下的内向者拉进喧嚣人群,和孤立一个无助的外向者,这两种行为一样残忍。
首先来解释一下“外向”、“内向”是何原理。荣格根据“里比多倾向”来划分性格类型,简单粗暴地解释下,就是一个人想要获得心的能量来提升精神,如果靠独处的话就是内向型,靠外部刺激,如交谈,与人玩耍等等,则就是外向型。
知道了性格形成的原理,那内向者的“存在感”到底在哪里呢?
内向者看上去大多不爱说话,一天说的话有可能不超过十句。除了跟他有关系的人,大多数人会认为内向者挺高冷的,不愿意跟这样的人主动说话。
然而外向的你,还是有这样安静的朋友不是吗?内向的你,不是也有大大咧咧的朋友吗?
内向者不说话,并不表示他在发呆,而更多时候是在观察。你的一言一行,都落入他们的眼中。一个人不屑你来自二线城市,你回一句:“二线城市雾霾少”,他也会看在眼里,并会觉得你是个宽容的人。
内向者的朋友真的不多。因为能被他们看中并且交往的朋友真的也不多,所以他们通常都会很珍惜,不会乱作死让朋友难堪。
《大学》有“谋定而后动”,《论语》有“三思而后行”,我想这用来描述内向者,再恰当不过。一圈人讨论活动方案,你一言,我一语,有时候也能够博得笑声一片,然而当内向者开口的那一刻,所有人才意识到,内向者的每一句话,都经过了怎样曲折的思考。
这是内向者独特的人格魅力,不是吗?
内向者不喜欢别人对自己享受孤独指手画脚,同样,他们也不喜欢对别人的事情指手画脚。
闺蜜的男朋友劈了腿,跑到作者我这个典型内向者这里诉苦。从头到尾,我不知道她的讲话重点是什么,是厌恶勾引男票的小三,还是埋怨男票心猿意马,最关键的是,她还叫我给她出主意,分,还是不分。我愣在那里,想了一会儿得出个结论:
我说分,她会以男朋友留恋她的N种理由来反驳,我说不分,她又会以男朋友发那女那么多微信,聊得多暧昧,再一次将我反驳。
那当下,我就只有顺着她的话讲,让她先把心中那口恶气给出了。
内向者很善于给自己的朋友独立思考的空间。他们切身明白独处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一个人当失去一切靠山的时候,自然什么都会了起来。
咦?说了半天,为什么还是没感觉内向者有多少“存在感”?
还请仔细听,你会听见,细水长流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