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想吃北京烤鸭了

大董烤鸭

北京最有名的吃食是什么?全聚德的烤鸭?大董的烤鸭也是名气响当当!记得15年冬天和师傅组团55人一起去北京的时候,去大董吃了一顿!只记得那鸭皮松脆细腻,油脂饱满!烤鸭一直都是我非常喜欢的菜,现在后继有人,星星也特别喜欢!

可是在看了梁实秋《雅舍谈吃》中写的北京烤鸭之后,就觉得没有什么食欲了,起码不去吃北京的烤鸭!并不是梁先生写得不好或者烤鸭的制作有什么不足之处,而是北京烤鸭都是填鸭,而填鸭的过程,让我有点难以接受,特别是看了《人类简史》之后,感觉人类对动物的喂养过程确实惨无人道,过分机械化。

北平苦旱,不是产鸭盛地,惟近在咫尺之通州得运河之便,渠塘交错,特宜畜鸭。佳种皆纯白,野鸭花鸭则非上选。鸭自通州运到北平,仍需施以填肥手续。以高粱及其他饲料揉搓成圆条状,较一般香肠热狗为粗,长约四寸许。通州的鸭子师傅抓过一只鸭来,夹在两条腿间,使不得动,用手掰开鸭嘴。以粗长的一根根的食料蘸着水硬行塞入。鸭子要叫都叫不出声,只有眨巴眼的分儿。塞进口中之后,用手紧紧的往下捋鸭的脖子,硬把那一根根的东西挤送到鸭的胃里。填进几个之后,眼看着再填就要撑破肚皮,这才松手,把鸭关进一间不见天日的小棚子里。几十百只鸭关在一起,像沙丁鱼,绝无活动余地,只是尽量给予水喝。这样关了若干天,天天扯出来填,非肥不可,故名填鸭。一来鸭子品种好,二来师傅手艺高,所以填鸭为北平所独有。抗战时期在后方有一家餐馆试行填鸭,三分之一死去,没死的虽非骨瘦如柴,也并不很肥,这是我亲眼看到的。鸭一定要肥,肥才嫩。

并不是有多崇高,而是觉得自己天天被塞得肚子几近破裂,还被关在一个拥挤得暗无天日的地方,拉屎撒尿都在一起,每天只有水喝,这是什么日子啊,就这样被逼出膘来等着宰杀,想必鸭子们是有多绝望!可能它们并不知道自己马上被屠宰,还好受一点!

烤鸭还是喜欢吃,就吃菜市场上一般鸭子烤的吧,物美价廉,也不用每每都想起填鸭的痛苦。

今年过年没有看《舌尖3》,自从知道陈晓卿离开了央视,对舌尖3的渴望似乎也少了几分。大概只有他能够抛来世事浮华,去追求食物原生的美,也只有他能够不负扫街嘴这个盛名,在深夜游走在街头,寻找城市角落里的衣食味蕾。

不过听说《舌尖3》里拍摄了我们小城的美食,等空闲的时候还是要坐下来观赏一番,也算作为我们小城一份子应尽的义务!

陈晓卿也写过大董烤鸭,提过填鸭但没有详细说明填鸭的过程,所以只觉得美味。大多时候也是只顾享受美食,哪会想那么多人性的事情,真想了那么多,就直接吃素吧!

最近觉得冰糖葫芦特别好吃,你觉得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山的另一边 是谁在呼唤 绵延,绵延―― 水听到了 哗啦哗啦 鱼儿冒泡 咕噜咕噜 有人打闹 嘻哈嘻哈 月色还未褪去 ...
    梦于兮阅读 282评论 0 0
  • 一个小时后,我和李宣来到了弃老山脚下。山上几乎光秃秃的,也只有山脚下有片小树林。我和李宣穿过树林,沿着山路往弃老山...
    24h阅文1阅读 1,22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