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要生二胎(下)

前几次曾先生回老家,婆子妈明地跟他说再生一个, 曾先生总是点头敷衍过去。我母亲也跟我提过几次,每次我都会分析再生一个的各种影响。

长辈们觉得,生一个孩子是很简单的事,多一个孩子成长也有伴。

生育,从怀胎到出生,姑且算上备孕吧,就一两年左右时间,这是“生”前,出生后就是生活,用他们的话说,现在社会不愁吃、不愁穿,还怕养不活吗?!由此看来他们往往更看重的是“生”。

但生育,也应该注重“育”。早年独生子女一代就有关于“优生优育”的说法,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生”和“育”一样重要。而“育”已不再局限于义务教育,教育也不再只是老师、学校的事情,从孩子出生起,家庭教育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这里不再赘述。

假如我要生二胎,那么,我必须认真考虑以下问题:

01 经济问题

我和曾先生均来自农村,我们的父母都是靠种地为生的农民,父母年轻时偶尔打工只能维持家庭开支,所以我们没有雄厚的家庭经济背景。

毕业后在城里打拼快十年,住了六年公租房,自己攒了首付,总算在这个城市安了家。但是每月发工资后,家庭收入近一半拿去还房贷。剩下的钱维持生活开支,以及孩子的上学费用,一个月下来所剩无几。

1)假如我要生二胎,房子还得换一个大点的,就算近两年可以坚持挤在现在的房子里,但毕竟太小,考虑两个孩子、父母,总有一天还是得换,这个必须提上日程。

2)多一个孩子,就算小时候的衣服这些可以用大宝的,但是奶粉总要喝的,就算前一年坚持母乳,但各种营养元素总是要加的。在吃的这方面,一个月就要多出两三千的开支。

3)如果遇上生病,那就像是去送钱,越是心疼,也越得送,孩子病了会比钱更心痛。

4)启蒙教育这块,可以沿用大宝的,绘本、玩具这些应该只有少量的开支。但以后学习路上的各种培训又是少不了的,目前无法估计。

5)孩子在成长,我们也在渐渐老去,尤其是我们的父母。特别是作为“双独”家庭,更特别是双方父母都是农民,没有退休工资,仅仅只有一个月一两百的养老保险,这无疑又是隐形的压力。更不要说我们会在职业道路上可能遇到瓶颈。

所以,假如有了两个孩子,我们到了中年,将面临两边父母的养老以及两个孩子的成长教育等问题。

以这样的背景,二胎,我是想都不敢想的。

02 个人成长问题

从怀孕到生孩子,再到带孩子的过程,其实是很辛苦的。

孕晚期,我几乎天天晚上睡不好觉,我以为孩子出生以后就会好些。但事实恰好相反,孩子出生后,每晚要醒好几次,喂奶、哄睡等等,一晚上折腾下来,压根没办法休息好。

如果这时候,孩子父亲不理解,就很容易出现家庭矛盾。有研究表明,男性进入“父亲”这个角色的时间通常比女性进入“母亲”这个角色要晚,如果孩子出生后,男性仍如往常,而不去分担这份责任,在这个阶段的新手妈妈很容易患抑郁症。

大约需要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作为母亲才可以有更多的个人时间。这当然是针对需要自己带孩子的母亲来说,对于孩子出生后直接交给父母带的,照样可以该怎么玩就怎么玩,这也是有的。

从生孩子这件事来说,从怀孕到孩子上幼儿园的这三四年时间里,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提升自己。也如那句话“一孕傻三年”,这也是有道理的,这三年时间几乎都是围着孩子在转。

假如我要生二胎,那么未来三四年的时间,我就没办法继续按照我的职业规划,在我的专业上取得一定成绩,也没办法去通过工作上的成绩去提高收入。

对于已经三十几岁的我来说,如果再去拼二胎,那职业上必然要做出牺牲。等到四十岁再来重新努力,我显得稍微晚了些。

03 教育问题

如果有两个孩子,那么必然要分一些精力给另一个孩子,各种启蒙教育,特长培训,都是根据需要得去进行的。

如今本科学历太普遍了,未来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学历上,更体现在各种能力上。这些都需要父母从小孩子的时候开始引导。

我不喜欢那种把孩子放到农村去放养的做法,我觉得这只体现出责任的缺失。现在社会竞争压力那么大,如果我们不去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给他们提供积极的环境,那么他们将来进入社会,总会遇到因缺少某种能力而引起的各种困难,从而跌跌撞撞走一些弯路。

我们职业上都希望有一个好的平台,可以任我们展翅翱翔,尽情挥洒。家庭也是一样,孩子的这个好平台,是需要父母去努力的。

正如那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以上便是我对于生二胎一些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

关于生不生二胎,其实也像一道数学命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条件和想法,条件具备了,自然就可以求解了。而一心想求解的,也是可以创造条件的。因人而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