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喜欢相声,捎带也一直观注脱口秀。猛一看都是逗人笑吃开口饭的,细咂摸区别不小——
相声是老玩意儿:东方朔是祖宗,几百年从街头摞地儿,到进园子,到上广播电视上春晚,到优酷视频随便点……归到底离不了“说学逗唱”四门功课。传统相声得拜师傅练的是童子功,吃得苦中苦;再泡园子,找搭档混人缘,能在台上站住了,换出饭钱的已是千里挑一;再想成大角儿,万人宠,四十多岁成名算正常合理,为什么?前几十年你只是学艺,要逗人乐其实是捉摸人心——什么话该明说、什么话掖半句,哪块该顿两秒,哪块该上手了……这难度系数类似普通人练芭蕾,光有剧本没阅历悟性真来不了。象郭德纲这种四门都精的凤毛麟角;缺一门,站桌子里头当个捧哏的还能用;缺两门,就快没法看了。象郭麒麟,资源条件这么好,初中辍了学在圈子里也没混出牌面来,这两年转影视综艺了,就类似废了。搞得搭档闫鹤翔口齿不那么脆生也只能硬转单口了。光有爱好不行,京剧神童陶阳嗓门一顶一,转了相声也没见大起色,关键帅卖坏怪,你得占一样,学谁都不灵,必须自成一统。岳云鹏“萌贱”久了,观众也未必认账;张云雷一首《清水河》,帅到天际,台底下全是小姑娘和荧光棒,只是流量这玩意捧杀随意,说流走也就走了。
所以说相声做不了假,台下得熬本事,上台得真卖膀子力气,观众才笑。反观脱口秀,容易吗?
这玩意猛一看象单口相声,一人上台张嘴就讲,底下人笑,就齐活了。说是个舶来品,讲的人和听的人都比相声小众一点,小聚会小教室都能搞,白骨精们吐吐槽,职场啊代沟啊男女搞对象啊……反正屎尿屁一般是不讲的,一般也用不上唱,排比可以,背贯口就算了,顶多来点谐音梗。“在天之灵”黄兴算是登过漂亮国殿堂,那里可以讲政治段子。国内各路咖就是草莽丛生了:东北周奇墨本来是课外培训班教英语的北漂儿、内蒙李诞长得不咋文艺小眼睛一眯缝佛到人间不值得、北京学习困难户池子跟一帮张口闭口交大的人搅在一起……还有被家暴的王自健之前是拜过相声圈侯门的,于是面上和郭德纲不对付。脱口秀有资本加持,所以大本营就在上海了,主要是大学生、白领们在玩,从《今晚80后》到《吐槽大会》到《脱口秀大会》,从线下小场子到线上推广,有造星流水线。开始进来的人也许纯是因为好玩,一旦上了资本的战车,人设、KPI、流量就是必然的王冠必承其重了。
刚出名的这几位离婚的、闹官司的、吸毒的……挺热闹。
北大毕业的抑郁症患者李雪琴特想红,所以染了黄头发在直播里一直告白吴亦凡,后来到《脱口秀大会》,头发染回来,颤颤微微说是不为获奖只是来批发抄段子的。唉,脱口秀越来越象卖人设的,直发如缎一身黑的杨笠一上场就是大女主攻击范儿,她能讲垃圾分类吗?呵呵,人设好立,内容取胜,哪儿那么容易![得意]